资讯列表
-
现代新闻业:新闻业与新闻人社会角色的历史辨析本文对欧美现代新闻业和中国现代新闻业的产生背景、社会角色和政治诉求进行了历史性的对比分析,试图在对比中探析现代新闻业的多重面向和多种道路。作者讨论了社会结构、地理空间、知识分子文化...2020-08-12
-
论“海派方型周报”的发展本文是以24种“海派方型周报”为研究对象(仅在吉林大学图书馆存有原件),以时间为纵轴、以各种“海派方型周报”的内容特征为横轴,厘清了“海派方型周报”的发展脉络。笔者将其发展分为产生...2020-08-12
-
大屋顶思维:中国新闻教育思想的起源路径“大屋顶”是梁思成提出的建筑设计理念,本文用以探讨中国现代新闻教育思想的起源路径,将中华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教育思想,概括为“大屋顶”教育观。它一方面坚持普遍原则,认为源...2020-08-12
-
《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之研究由以上分析可以断定:当时《大公报》从天津邮发至甘南的哈达铺,至少需要1个月以上的时间,因此,于1935年9月18日至22日之间抵达哈达铺的中央红军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可能看到当年9...2020-08-11
-
战地记者·职业报人·政府顾问:“美国在华新闻业之父”密勒研究《密勒氏评论报》是西方报人在中国创办的一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英文周刊,该刊物以其创办者托马斯·F·密勒命名。密勒于1900年以职业记者的身份来华报道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经历以及日俄战...2020-08-11
-
从“组织人”到“创业者”:媒体从业者职业图像的变迁随着当代新传播科技与弹性劳动就业趋势的兴起以及“自媒体”的盛行,媒体从业者的职业图像正面临剧烈冲击。传统上受雇于媒体机构的“组织人”职业图像,正逐渐往“创业者”的图像进行转向。本文...2020-08-11
-
《申报》的厚度及民国厚报时代 ——1917~1937年《申报》、《新闻报》同城竞争再审视近代上海城市报业大战,在20世纪30年代前,基本上是《申报》、《新闻报》主导的“双雄争霸”。关键词:新闻报;增刊;报业;专刊;发行量 作者简介:南京晓庄学院新闻学副教授 近代上海...2020-08-11
-
津贴:民国时期中国新闻界的痼疾民国时期的中国,报业津贴现象相当普遍,津贴的来源渠道丰富,对新闻业损害很大,也引起了部分有道义的新闻工作者的抵制。从各种迹象看,政治津贴在报纸的创办或发展过程中占重要位置,来源包括...2020-08-11
-
简析邹韬奋的大众编辑思想邹韬奋作为我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编辑出版家,他的大众编辑思想在我国编辑出版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主编的《生活》周刊等为代表的报刊无不体现着他的大众编辑思想,这种大众...2020-08-11
-
媒介就是知识:中国现代报刊思想的源起中国现代报刊是在“新知”——媒介就是知识中进入人们视野的。这不仅是说报刊可以起到新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一种“新知”,属于东渐的“西学”。传教士以报刊传送西洋“知识”,企图...2020-08-11
-
邵飘萍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文化战线上的勇猛战士、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锐意改革,并用鲜血染红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2020-08-11
-
传媒转型与社会变迁——2008年以来港台地区媒体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媒体的发展变迁与特定时间段内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现状不可分割。2008年以来的香港、台湾地区传媒在历经信息技术和传媒改革的变迁后,出现了政治经济影响下的传媒新格局:免费报纸的迅速发...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