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幕府演变中报纸电报的舆论引导作用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5 点击次数:185
近代幕府演变中,报纸在幕府人才专业化及国家近代化进程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电报的使用在幕府信息传递和近代公文文种演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报纸和电报这两种新事物在近代幕府演变中的舆论宣传作用入手,探讨它们在近代幕府演变以及国家近代化进程中发挥的影响。
关键词:报纸;电报;幕府演变
作者简介:
【摘要】近代幕府演变中,报纸在幕府人才专业化及国家近代化进程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电报的使用在幕府信息传递和近代公文文种演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报纸和电报这两种新事物在近代幕府演变中的舆论宣传作用入手,探讨它们在近代幕府演变以及国家近代化进程中发挥的影响。
【关键词】报纸;电报;幕府演变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报纸在近代幕府演变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清王朝在乾隆中叶之后,逐渐由盛转衰。国家内忧不断,外患日渐加深。直到鸦片战争失败,清廷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江宁条约》。自此以后,西方殖民势力接踵而至,纷纷效尤,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
近代报纸为满清政府打开“世界之窗”。面对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睁开眼睛看西方,了解西方的历史任务落在了林则徐和魏源两人的身上。直到鸦片战争之前,昏庸自大的满清统治集团对西方根本不了解,道光皇帝竟然问道:“英国地方在哪里?”“英国至新疆有无陆路可通?”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时发现,“沿海文武员弁不谙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于是他决定派人搜集当时主要在葡萄牙占领下的澳门出版的各种外国报刊,并在两广总督幕府聘请译员进行翻译。这些译员,据考证有袁德辉、梁进德、亚林、亚孟等。他们在林则徐幕府中的译报活动始于道光十九年二月(1839年3月),到二十年十月(1840年11月),幕府中的翻译活动持续了一年多。在林则徐被撤职由琦善继任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后,他的幕府就解散了,幕中译员也各谋出路去了。其中梁进德也同时辞了职,虽经琦善极力挽留,亦属无效。林则徐向耆英推荐了梁进德,不久他被耆英幕府聘为译员,从事与英国人的交涉。袁德辉、梁进德等幕友在林则徐幕中所翻译的外国报纸及书刊,被林则徐汇编为《四洲志》、《各国律例》和《华事夷言》等四本资料集。
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说:“鸦片之役,两广总督林则徐延请通西文者翻译外报,故于英人动静,了如指掌。尝将外报所论中国、茶叶、军事、鸦片四端,附片进呈。又编成《华事夷言录要》一书,见两江总督裕谦奏折中。时客林幕者为魏源(默深),倡议译报最力,至以译报为其一端。兵志言之,‘知彼知此,百战百胜’;以言译报之功,魏氏实开其先也。”戈公振并引用“魏源答奕山将军书”:“澳门地方,华夷杂处,各国夷人所聚,闻见较多。尤须密派精干稳实之人,暗中坐探,则夷情虚实,自可先得。又有夷人刊印之新闻纸,每七日一礼拜后,即行刷出,系将广东事传至该国,并将该国事传至广东,彼此互相知照,即内地之塘报也。彼本不与华人阅看,而华人不识夷字,亦即不看。近雇有翻译之人,因而辗转购得新闻纸,密为译出,其中所得夷情,实为不少。”①戈公振考证有误,魏源当时是在两江总督裕谦的幕府协助下筹办浙江防守事务,而林则徐以带罪身份受命赴镇海协防。这封信是林则徐的亲笔信,而非魏源所写。杨国桢编《林则徐书柬》一书中收录了这封信,题为《答奕山将军防御粤省六条》。这封信印证了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时的确在其幕府中组织译员,进行秘密译报的活动。译报最初的目的是搜集英人及各国的情报,但随着林则徐对夷情了解的深入,译报内容渐有扩大,开始注意到对各西方国家基本情况的介绍。这表明,他开始用战略眼光来看待“了解夷情”的问题。
据黄丽镛《魏源年谱》记载,魏源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被两江总督裕谦聘入幕府,协助裕谦筹划浙东海防。六月,魏源在镇江与已被撤职发配新疆伊犁的老友林则徐相见。在久别重逢促膝长谈时,林则徐将他组织翻译的《四洲志》、《各国律例》和《华事夷言》等资料交给了魏源,希望他能整理出版,以便国人详细了解夷情,早日制订抗敌御侮的良策。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完成了以悉夷、师夷、振兴武备为核心思想的《海国图志》50卷本,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如果说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其幕府中的译员则是帮他看清世界的人,而魏源是把林则徐看到的世界告诉国人的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后来的曾国藩、李鸿章及其幕府中的薛福成、冯桂芬等人均产生了影响,并成为洋务运动这一国家近代化努力的重要理论基础。
报纸对幕府及社会活动发挥巨大影响力。自林则徐译报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当时最新的传播媒介—报纸的作用。清代幕友本来也有阅读邸报的习惯,如杨恩寿在广西北流县作幕友时,就时常在公务之余阅读邸报,如“同治四年五月廿四日”记:“阅邸抄,知河南捻匪,势甚披猖,扰及海州,江淮惊动。僧邸全军俱没,传言临战阵亡;大局所关,朝廷左臂失矣。闻曾节相代统其余,未审确否。”清末名幕许同莘说,“知今之学,前人惟致力于掌故,其次惟阅邸报。……王麓樵(名王贤仪,清代刑名幕友,著有《稽古论略》)阅邸报,分类钞集,谓风土人情政治利病官常贤否可以周知,皆谓邸报之有益。”②但清代邸报所载内容,不外乎是朝廷上谕及各臣下所上的题本、奏本,类似于今天的政府公报,它是清廷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
随着西方势力逐步深入中国,西方人开始在中国办报。林则徐译报活动之后,知识分子中也开始有人关注报纸。此后,逐渐出现了国人所办的报纸。在当时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等地,近代化报纸纷纷出现。由于报纸的广泛发行,开始形成一种较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这种舆论氛围必定会引起官员及幕友的重视。
报纸作为一种宣传民众、营造舆论的工具,其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清末有名的四大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案发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间,前后历时近四年之久。当时参与办案的余杭县幕刑名师爷章纶香为余杭县令刘锡彤伪造了杨乃武买砒霜杀死葛品莲(小白菜的丈夫)的假供词。他引诱药铺老板说:“仅待子一言,即可结案”,并教他编造了杨乃武到他店中购买砒霜的假情节。县令刘锡彤立即据此断为谋杀亲夫案,“毕当凌迟,乃武当论斩”。案件层层上报,中间虽经京控,清廷下令复审,但复审仍“卒照原议覆奏”。杨乃武与小白菜至此只能“延颈待决”。但上海的《申报》对这一案件审报经过报道甚详,“报端复缀有一联云:‘乃武归天,斯文扫地’。”由于《申报》对此案进行了全过程的如实报道,虽然“余杭县令以为案无可疑,……官场诸人亦皆以为铁案如山,无可平反。”浙江省官场也对《申报》进行刁难,诬蔑《申报》向来喜列谣言,意图禁止。但这些报道还是引起了浙江士子们的关注与不平,借会试之机到京城申诉,“控之于都察院”;同时,此案也引起了某国公使的关注,借此讽于总理衙门。迫于各种压力,清廷终于下旨送刑部复审。复审时,《申报》又派专人到京城进行现场采访,将案件真相向社会披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案最终得以平反,与《申报》的连续报道所形成的社会舆论压力有一定的关系。
“张之洞在鄂,有要事皆秘商竹君(凤昌字),忌之者乃为‘两湖总督张之洞,一品夫人赵凤昌’语,书之墙壁,刊之报章,童谣里谈,传遍朝野。”③可见当时报纸舆论的影响是可以“传遍朝野”的。戊戌变法(1898年)时,有些幕友甚至参与办报活动。当时维新派所办《时务报》,张之洞派其幕僚汪康年参与其事。报纸发行后,张之洞认为它“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并要求湖广善后局定购该报288份,寄送全省各文武衙门官员、幕友阅读。早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就在广州设广报局(张之洞认为“馆”字不妥,令改为“局”)委派他的幕友邝其照出版发行了广州的第二家中文报纸《广报》,这份报纸因为有总督张之洞的支持,销售很广,除广州外,在广东各地、港、澳、上海、梧州以及海外的新加坡、越南、旧金山和菲律宾等地都有销售。在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其幕府中还设有官报局,《农学报》、《正学报》等幕府机构,王仁俊、陈衍先后任官报局总编纂;罗振玉除了任农务学堂总办外,还主持着《农学报》;章太炎则负责主编《正学报》。以上几个人都是张之洞幕府中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