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的定位、风格及制度安排
发布时间:2020-08-12 15:43:36 点击次数:496
中国新闻社是中国国内现有的两家国家级通讯社之一,它始建于1952年,至今在海外华文社会中有广泛的业务覆盖和影响力。该通讯社六十年来的经历和发展道路起伏跌宕,形成了被称之为“中新风格”的新闻报道特色。随着历史环境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新闻社作为一个媒体机构,也存在相当的制度调整与变更压力。如何看待中国新闻社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存在,是本文观察的切入点,而分析“中新风格”背后的机构模式状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认为,中新社在中国对外传播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到的价值,基于这一基本判定,相关制度机制安排应认真调整、完善与更新。
关键词:通讯社;传媒体制;对外传播;中新风格;中国新闻社;制度;廖承志;通讯社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中国新闻社是中国国内现有的两家国家级通讯社之一,它始建于1952年,至今在海外华文社会中有广泛的业务覆盖和影响力。该通讯社六十年来的经历和发展道路起伏跌宕,形成了被称之为“中新风格”的新闻报道特色。随着历史环境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新闻社作为一个媒体机构,也存在相当的制度调整与变更压力。如何看待中国新闻社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存在,是本文观察的切入点,而分析“中新风格”背后的机构模式状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认为,中新社在中国对外传播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到的价值,基于这一基本判定,相关制度机制安排应认真调整、完善与更新。
【关 键 词】通讯社;传媒体制;对外传播;中新风格
中国新闻社(China News Service,下文简称“中新社”)2012年满六十周岁。六十岁一个甲子。对于个人而言,这通常是给正式工作划句号的退休时刻;但对传媒机构而言,这远非年迈衰老的休息之时,而往往是年富力强、踌躇满志的发展新起点。回首望去,中新社六十年历程,从创建、扩大,到停办,再到复社、起飞及全面发展的峥嵘历程,令人激动感喟,也令人思索反省。本文拟从中新社的成立初衷、发展历程、风格理念和制度安排等几个方面,回顾、分析和讨论中新社现象。本文从为什么需要中新社谈起,进而大略梳理其长期形成的风格观念,再分析它作为机构所处的制度关系安排。本文认为,中新社在国家传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从这一基本判定来审视,其相关制度机制安排还应有一番认真的调整、完善与更新。
一 为什么需要中新社
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最主要的创办人和领导者是当时负责侨务工作的廖承志 ;发起创建主要人物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社名由刘少奇定名。由此可见,中新社的创立和功能从一开始就与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华侨华人、统战、对外传播、外联信息等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和领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廖承志恰是联络和协调所有相关方面行动和运转的最合适的组织统领者。
一般认为,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其实,从国新社到中新社之间有一个脱胎换骨的重大变革环节。廖承志在给中央关于创建中新社的报告中提到,要改“国新社”主要面向国内、主要提供东南亚各地新闻的服务方针,变为面向国外华侨报纸,向它们供给国内新闻的方针,做好对外传播;解决国外侨报有关中国国内新闻、电讯、资料贫乏与获取困难的状态,以各种适当的方法,改善或打破帝国主义和当地政府对我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限制和封锁下。廖承志还特别建议,鉴于“国新社”已从香港移回广州,以后的领导可由侨委党组掌握。不久后成立的中新社正式划归中侨委党组直接领导。
1952年9月22日,中新社开始对外口播记录新闻。9月30日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新闻社理事会成员33人名单和电台播音时间、频率的消息。10月2日,《中国新闻》文字通稿创刊出版,开始对外免费发送。这些都是中新社业务展开的最初起点。
文革爆发不久,中新社停办,部分业务虽并入新华社继续运转,规模和范围大为缩小。文革结束后不久的1978年1月,国务院设立侨务办公室,廖承志担任主任、党组书记,兼任港办主任。国侨办当时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领导中国新闻社,做好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外籍华人的文字、图片及声像、影视宣传工作” 。同年,中央正式决定恢复中新社原有机构和业务活动。1979年,廖承志在谈到对中新社工作的意见时说,中新社名义上是对华侨宣传,实际上是搞国际宣传;中新社要敢于解放思想,不怕犯错误。
综上可知,中新社从创建伊始,就在中央最高层的直接掌握和领导下,是中国新闻行业中的特殊机构、特殊力量。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别的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华文通讯社 。这一基本定位、性质和功能,几十年没有原则性的改变。
二 中新社的风格理念
中新社稿件首先要“落地”,要有媒体机构采用,才能实现其传播效应;它的通稿、专稿、专版、图片以及其他服务等皆如此。中新社用户对象全部在境外,面对的是一个非强制的、激烈竞争的市场空间,用户采用不采用中新社稿件,完全看质量;因此必须要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对象,还要变换不同层次的政治色调和灵活视角,难度相当不小。如果和同为国家级、主要面向国内受众的新华社相比,彼此传播抵达上的难度区别相当明显。新华稿落地,像往天上抛铁球,直接落地的肯定性是相当大的,更不用说稿件时常还带有来自行政方面必刊必播的指令。对比之下,中新社发稿好比航天工程,稿件要先上地球卫星轨道,经常转过大半个地球后,再重返大气层,最终分别降落在世界各个不同的地点或者位置上。
面对这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长期以来,对于中新社新闻报道的定位和风格的探索和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概括而言,中新社的报道风格和原则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对对象的认识。所服务的媒介机构,以及这些机构面对的受众群体,很可能和“我们”(中新社、新中国以及中国大陆地区受众)不同,海外华文媒体是分左中右的,在左中右中还有分层;必须意识这种不同和差异,并服务和适应这种差别。办社初始,廖承志就指出,要适应各种海外华侨报刊的需要和尺度;“不但进步报纸登,而且中间报纸也登,落后报纸也能选登”;“要建立自己的新闻风格,稿件要为广大华侨群众所喜闻乐见,如果照抄照搬国内一套,何必再办一个新闻社?” 廖承志当年确定的这一原则思路,客观全面地理解复杂的传-受关系,敞开一条新路,解决了传播操作上的难题。因为,如果套用当时流行的“我说你听”政治宣传观念,将使得中新社手脚受缚,无法开展工作。事实上,当年廖承志确定的基调虽受到许多影响,基本得到延续,并在长期运行中生发为中新社风格的基本点。
其次是“调子”要就低不就高。廖承志以及其他中新社历届领导反复强调这一原则。“调子”是一种通俗口语的说法,其含义其实较广;它可以理解为指新闻报道中的政治调门,可以理解为政治倾向性或政治视角,还可以理解为政治色彩亮度,也可以理解为报道内容的政治性,等等。为了适应海外传播的环境和受众,“调子要低”是一个重要原则。例如,首任社长金仲华要求,报道要“短些,软些,宽些”(即稿件要短,调子要软,报道题材要宽);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新闻报道的方式。廖承志曾说,华侨团结的中心是爱国主义。对继续保留中国国籍的侨民,要加强爱国主义团结,对加入当地国籍的华人,增加他们对新中国的了解认识,以便于通过他们,增进他们已参加进去成为公民的那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同曾经是他们家乡的国家——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再次,基于上述原则和认识,中新社以爱国主义为宣传报道的主旨,其内容和形式势必力求丰富多彩。中新社在长期报道中提出许多鲜明和操作性很强的方针和要诀。例如,“报道要面向中间落后群众,要适应广大的中间落后群众的接受水平”;坚持“三因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报制宜)方针,降低政治色调,以更广泛的内容、更多样的形式来进行有的放矢的发稿工作;稿件不能穿“干部服”,更不能穿“军装”;在发稿比例方面,确定风光名胜、文化艺术、科学教育、反映民众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报道占第一位,等等。
总之,几十年来,中新社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报道风格和特征:真实、客观、平衡、低调、软化、轻松,以丰富多样保证服务覆盖,凭质量竞争赢得落地采用。中新社总编辑章新新在纪念中新社成立六十周年研讨会上总结:“中新风格”集中表现为“短、平、快、活”的新闻文风,真实、客观、及时等专业操守,“官话民说,硬话软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传播方式。从1952年至今,中新社的业务从广播稿、传真稿,发展到现在具有24小时电讯通稿、图片、特稿、供版、视频、报刊、网络及新媒体等平台,“中新风格”的载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核心精神和“用户体验”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中新社原副总编辑田惠明认为 ,“中新风格”几代中新社人努力的结果,是博采众长的成果,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正是遵循了“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的策略。他特别强调,当前“中新风格”面临非常严峻的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中新社新闻报道素以“短、快、活”著称,但现在再短,短不过微博100多字,再快,快不过网络,再活,活不过网上那些这个体那个体。第二个挑战是行业文风除了问题,假话、大话、空话、官话、套话、废话,还有狠话、硬话,有时还无话。这种情况下,中新社应该怎么坚持。他最后提到,中新社不但要有“中新风格”,还要有“中新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