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三号”报道看科技新闻“软着陆”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2 点击次数:149
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是媒体期望,更是受众需要。作者从采写亲历中总结出“沉到底、浮起来、跳出去”的方式写好科技新闻。
关键词:解放军报;嫦娥三号;科技新闻;亲和力;软着陆;解放军报;受众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是媒体期望,更是受众需要。作者从采写亲历中总结出“沉到底、浮起来、跳出去”的方式写好科技新闻。
关 键 词:解放军报 嫦娥三号 科技新闻 亲和力
2013年冬季,在中国梦的宏伟叙事里,“嫦娥”落月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一个章节。
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到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笔者全程参与了这场报道战役,追随报道“嫦娥”的日子里,激情和惊喜不断在心中荡漾,思考和感悟也不断在心中沉淀。
找准“关节点”——
让“硬新闻”落地有痕
早在任务实施前两个月,《解放军报》记者就与探月工程五大系统有关单位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任务流程,准确把握新闻亮点,提前进入报道状态,为集中“爆发”做足“功课”。
任务可以复杂,观点必须简单;技术可以复杂,表述必须简单。在重大科技新闻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它决定着稿件能否出新出彩,决定着报道会有多大影响力。
报道开始后,电视网络手机直播无处不在,“新闻快餐”大行其道,我们精选“食材”用心“煲汤”,努力提炼新闻浓度,力求让每一条“硬新闻”落地有痕。
今天的受众,既期待求新,又渴望求深。《解放军报》适时推出“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探月”“虹湾:中国探月第一站”等专题策划,在结构布局、切入角度、渲染基调等方面精雕细刻,既解答了受众关注热点,又拓展丰富了报道外延。
人,始终是新闻的核心,重大科技新闻也不例外。脱离了人的新闻,即使有完整的骨架,也缺乏生机与活力。
每一次航天任务,都凝聚着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是航天壮举的幕后英雄,也是科技新闻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在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后,我们及时采写了《托举“嫦娥”的“嫦娥”》《他们托举“嫦娥”飞天》等报道,让纸媒传递的信息更立体、更丰满。
开头和结尾,对于科技新闻是至关重要的“关节点”。《解放军报》消息“玉兔号月球车机械臂投放测试成功”导语这样写道:“回望地球,‘玉兔’今晨向故乡挥了挥手。”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目击记的结尾这样写道:“月亮,离我们很远;我们,已离月亮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