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报道的伦理问题与解决路径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2 点击次数:148
新闻全球化传播带来他者报道的诸多问题,传统国际新闻研究主要从内容分析与新闻生产的路径切入,本文从新闻伦理角度进行分析,对跨国跨文化之他者报道中伦理问题的产生、类型、实质及建构进行理论层面的思考,从批判的和跨文化的视角探讨全球新闻伦理的重构,并试图通过创新波特方格伦理模式探索新闻伦理推理在记者实践中的可操作模式。
关键词:他者报道;全球新闻伦理;跨文化波特方格;伦理推理模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唐佳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新闻全球化传播带来他者报道的诸多问题,传统国际新闻研究主要从内容分析与新闻生产的路径切入,本文从新闻伦理角度进行分析,对跨国跨文化之他者报道中伦理问题的产生、类型、实质及建构进行理论层面的思考,从批判的和跨文化的视角探讨全球新闻伦理的重构,并试图通过创新波特方格伦理模式探索新闻伦理推理在记者实践中的可操作模式。
关 键 词:他者报道;全球新闻伦理;跨文化波特方格;伦理推理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项目批准号:12AXW006)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1994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即Cable News Network)播出一位埃及农民带其10岁女儿施行割礼的过程,其后该农民及相关人员被捕。面对媒体采访,涉事人员均表示不知此事非法,并认为割礼是庆祝女性成年的传统仪式。虽然埃及政府明文禁止割礼,但在文盲率极高且传统文化主导的农村社区,许多埃及人仍将割礼视作女孩成人的一种重要仪式。女孩父亲面对镜头号啕大哭,声称接受CNN采访意在让其他亲人分享割礼过程,是庆贺女儿生日之举,他完全不理解为何此事会让国家蒙羞,为自己招来牢狱之灾。[1]这一案例反映了报道他者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虽然CNN“客观”报道了埃及割礼这一习俗,并刺激埃及政府全面严禁女童割礼,但也直接导致涉事采访对象因此入狱。如果CNN更加全面介绍割礼在埃及文化和社会中的历史与现状,事先告知被采访人潜在的风险,对消息来源进行必要的保护与隐匿,就可能在促进女童健康保护的同时,降低被报道者的安全风险。
虽然新闻界对记者伦理多有讨论,但在新闻全球化传播的时代,针对跨国、跨文化、跨种族的他者报道伦理的探讨却相对较少,[2]当前既有的新闻伦理规范主要针对以国家或媒介组织为单位的区域性新闻实践问题,反映区域主导地位的价值与文化。他者报道的新实践产生了特定的伦理问题,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既有伦理规范是否适用新闻全球化传播带来的跨国、跨文化报道的新问题?本文将对他者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之产生、类型、实质及建构进行一些理论层面的思考,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去分析他者报道的问题,从新闻球土化视角探讨跨文化报道伦理问题的产生实质与根源,并从批判和跨文化维度描述新闻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互动与碰撞过程,同时通过重构具有跨文化适应性的全球新闻伦理和创新跨文化敏感型新闻伦理推理模式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二、问题的产生与类型
本文使用他者报道替代传统研究中的跨国报道与国际新闻,以涵盖所有异文化异群体情境下的报道实践,这类报道虽然多见于跨国新闻,也包括一国范围内不同文化与群体间的采访报道,主要以报道者与被报道者在文化与群体维度的差异作为判别标准。报道他者可能会产生怎样的新闻伦理问题?如果从传播各要素来考量,可分为以下四类问题:伦理差异和社会情境所导致的报道者问题、报道事实与报道对象风险的被报道者问题、客观报道与事实建构的报道内容问题、告知公众与报道后果的社会责任问题。如下表所示:
既有新闻伦理主要针对同质文化中的问题,在报道他者日益频繁的时代,不同国家、社会、文化之间的普世新闻伦理的存在性及内涵尚待探讨,但不同报道者所秉持的新闻伦理间的差异却已经过研究证实。韦弗(Weaver)的研究表明全球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伦理方面的不同多于相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新闻伦理规范。[3]即使相似的基本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也并非是不证自明的,在不同社会情境下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并不都具有跨文化的适应性。由于职业伦理是指导记者行为的重要准则,当报道他者时遭遇不同伦理差异和社会情境就可能导致误读或陷入困境。例如,生命神圣被认为是许多伦理规范中的“元规律”,秉持这一伦理原则的记者通常会从男权暴力的角度报道印度寡妇的殉葬习俗。然而,印度文化中某些情境下死亡比生命更为神圣,印度女权主义者认为从第三世界陋习的角度理解自愿殉葬是一种过于简单化、定型化的报道,在文化多元的视野下这也可被视为一种通过自我牺牲寻求永生的德行。[4]在这个案例中,生与死的伦理原则差异引发了相关报道的争议性解读。
除伦理差异外,不同社会情境也可能导致报道者的伦理困境。在一项针对中东和亚洲各国政治报道记者的民族志调查中,记者们对一些被广泛接受的伦理准则在不同社会政治环境下的适用性问题颇有感触,中东电视台的记者认为针对国家领导人的负面报道在西方有法律保障作为伦理基础;韩国记者认为接受小礼物在韩国是广泛认同的传统礼节性行为,不应被视为违反职业伦理;日本记者表示日本的俱乐部制度得以使记者与政府和公司高层保持紧密联系,是一种西方新闻伦理规范难以接受,但在日本行之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5]总之,报道不同社会文化的新闻,报道者常因伦理规范和社会情境差异而面临选择、理解和释义的难题。
CNN报道埃及割礼的案例揭示了他者报道中基于报道对象风险考量的伦理问题。保护消息来源本就是一种伦理共识,但在跨国跨文化的报道中,由于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复杂性,对报道对象安全及利益考量的全面性和敏感性也需随之提升。如果运用媒介伦理推理的波特方格(Potter Box)图式中——陈述事实、分析价值观、应用伦理原则、厘清忠实对象——四步骤[6]来分析他者报道中的被报道者问题,被报道者伦理问题的实质是不同伦理原则的冲突。仍以CNN报道为例,第一方格事实部分是CNN报道埃及女童割礼后相关人员入狱;第二方格分析价值观,CNN报道遵循的是报道事实的职业价值观;第三方格追寻价值观背后的伦理原则,暨保护埃及女童健康的为多数人谋福利的功利主义原则;第四方格中的忠实对象是社会公众而非记者的采访对象。(见图1)
图1 CNN割礼报道的波特推理图示
他者报道中报道对象常因文化制度差异在被报道后面临社会压力、道德谴责、人身威胁甚至牢狱或死亡等程度不同的潜在风险与损害。当记者遵循功利主义伦理原则,为了“更大的善行”而使消息来源面临风险时,谁能认定“更大的善行”比让报道对象涉险更加合乎伦理?[7]一部分记者选择更倾向于罗尔斯“无知之幕”所提倡的责任伦理,优先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当采访对象可能面临风险时,记者“有伦理和道德责任去保护消息来源者的身份——即使这样会削弱后面的故事效果”。[8]选择罗尔斯伦理原则的记者在他者报道可能产生风险时会考虑消息来源和报道对象的利益,在报道事实与保护被报道者之间做出平衡与选择,必要时甚至削弱或放弃报道。
在他者报道的内容问题中,著名学者爱德华·萨伊德(Edward Wadie Said)的专著《报道伊斯兰》通过丰富的例证与批判性的分析得出结论,报道他者实质是参与文化霸权的共识制造过程,建构“他者”的形象,反映一个国家的海外政治经济利益。[9]对跨国报道的内容与框架分析一直是国际新闻研究的热点,大部分研究结论与上述结论一致。[10]在证明新闻生产与权力网络和主流意识形态一致,维护既定社会秩序,为支配性的阶级、种族和性别服务[11]方面,跨文化、跨国报道甚至比其他报道更为典型。
新闻生产的社会学路径可以探讨他者报道的内容问题,而群体间语言偏见理论则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揭示他者报道中产生语言偏见的必然性。报道语言反映报道者的思维结构,群体间语言偏见认为人们出于保护内群体和贬抑外群体的心理机制,在语言使用中存在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内群体的偏爱,使用更抽象的语言描述与刻板印象一致的外群体成员的行为。[12]单波应用此理论分析西方媒体的汶川地震报道,发现跨文化报道的偏见不在于新闻报道的议题和正面负面新闻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用刻板印象主导新闻话语。[13]这一理论说明语言的偏见来自人的动机与认知机制,以一种更难以被察觉的方式反映主导文化的种族意识形态。[14]报道他者内容方面的伦理问题涉及新闻社会生产、语言文化和心理机制,因而是难以察觉,也是不易避免的。
与非显性的报道内容问题相比,在报道他者时面临种种严重后果所产生的报道责任问题,则是显见且易引发争议的。BBC的记者在采访车臣独立主义领导人杜达耶夫时,后者声称如果俄罗斯拒绝车臣独立,他会劫持飞机并用以轰炸俄罗斯的核武器军火库。BBC记者考虑到该言论可能引发的威胁和冲突性后果,将这段言论删除未公开报道。[15]在战乱和文化种族冲突严重的地区和恐怖主义不断蔓延的全球各地,当新闻报道有可能引发种族仇恨、爆发冲突或扩大敌对事态时,记者如何在告知公众与权衡后果的职业要求与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是他者报道中常见的伦理困境。大多数视客观性为新闻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的记者,会对任何有碍或有悖客观报道和告知公众的因素保持警惕,无论是政治上的信息控制、经济上的市场霸权,还是以文化差异、情境差异、报道后果等其他形式出现的各种因素。在对全球记者的新闻文化调查中,研究者发现西方记者更坚持统一的职业规范,对情境化的、地区化的行为规范不太认同。[16]而他们坚持的统一职业伦理规范,主要是西方国家的自由新闻主义伦理所主导的行为规范。
也有记者与学者开始探讨跨文化报道中既有报道模式的适应性问题,在告知公众和规避冲突的两难困境中,一些新的新闻理念与实践开始出现,例如冲突敏感性新闻(conflict-sensitive journalism)与和平新闻(peace journalism)的倡导与尝试。虽然这些新的探索仍然强调是对新闻专业主义核心价值的补充,但倡导者们认为简单重复的传统型冲突报道会让当地民众感觉冲突是唯一的解决方式,而加入情境分析,对冲突原因和解决方案进行报道,或能促使冲突消解,推动和平。[17]这些尝试性的实践与理念虽然存在争议,但是在他者报道常常面临引发仇恨与冲突的伦理困境下,这类尝试的必要性也获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