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同时期下记者角色认知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0 点击次数:189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与时代的变迁,记者——这一作为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角色,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的变革中,面临的迷茫和困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关键词:角色;认知;记者;变迁;角色认知
作者简介: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媒体环境,记者不再作为一种“神圣的职业”而存在,反而更多地回归到它原本的职能。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与时代的变迁,记者——这一作为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角色,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的变革中,面临的迷茫和困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加以关注。本文主要以时代的发展为依托,从不同时期的不同角度入手,对记者角色认知的变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时代变迁;网络;记者;角色认知
一、记者角色认知的概述
近年来媒体人“出走”的现象亦频频见诸报端,自2014年起,柴静、张泉灵、赵普等央视媒体人相继选择辞职,他们的“离开”势必会在社会上引起对记者角色变迁的新一轮探讨和热议。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是社会角色中的一种,不论是外界还是记者自身,对其角色认知并不是十分的明确,而在“人人都是记者”与“人人都能发布新闻”的互联网时代,记者这一角色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化、多元化和多重化。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迅速改变传播的生态,传统的媒介格局面临变革与重构[1];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换过程中所涌现出的新型业态也使先前存在已久的传播渠道和传递方式面临着巨大变革,加之伴随着媒体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所带来的新型传播理念亦深刻颠覆着旧有的新闻生产过程。故而当记者在面对这些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媒介环境时,其角色认知发生偏差与失衡也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在西方,对媒介角色的认知由最初的观察者角色和参与者角色发展到后来的三个层面:信息发布角色、信息解释角色、对立角色。在中国,结合我国的新闻体制和本土化的发展特点,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国记者心目中,信息发布角色和解释角色以及舆论监督角色正日渐重要,虽然喉舌角色仍被视为相当重要,但另外两项传统角色(即:教育和教化角色)的重要性却不断下降[1]。
二、我国社会转型早期的记者角色认知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在这之前,记者是党的宣传工作者,而不是一种社会职业[2]。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记者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萧乾在《老报人随笔》中写道:“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他要耳聪目明,机警灵活,随时搜求最新变动的事实”[3]。人们对记者这一角色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了新的看法,这也意味着记者这一角色的重新回归。
九十年代,大学的“精英教育”还没有向“大众教育”转变,当时的中国处处孕育着理想主义的沃土,加之在我国传统知识分子提倡“文以载道”办报理念的影响下,记者们往往赋予自身极高的历史使命感,因此那些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普遍怀有理想主义情怀,渴望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1998年《南方周末》在新年献词中写道:“让悲观者前行,让无力者有力”。那个年代投身于媒体界的人士都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对记者角色有着崇高的认知。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必然会导致诸如贪污腐败、道德下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使记者不仅履行着最基本的职能——传递信息,而且也开始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正如上文所说,在九十年代,记者的舆论监督角色日渐变得重要,他们在社会转型的早期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结果便是在记者在掌握着舆论监督权力的同时被赋予了公权力之外的“第四权力”,这一角色的转变固然值得庆幸,但这也在无形之中增添了记者的自我膨胀与在诱惑面前迷失自己的危险性,最终导致角色认知的错位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