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有关“亚投行”报道的话语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0 点击次数:88
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以话语包分析为方法,在新闻文本层面展现《华尔街日报》报道“亚投行”的话语结构及其所反映的态度变化,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关键词:华尔街;话语结构;分析;美国;态度
作者简介:
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以话语包分析为方法,在新闻文本层面展现《华尔街日报》报道“亚投行”的话语结构及其所反映的态度变化,并尝试解释其原因。研究发现,该报有关“亚投行”的报道包含“观望”“无可能”等十二个话语包。这些话语包所表现出的态度虽总体上以偏否定为主,但其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非常否定”与“非常肯定”之间有所游移,这种游移反映出世界各国围绕“亚投行”所展开的博弈。这些报道一方面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导向;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动机性推理的痕迹。
2014年10月24日,21个国家与地区在北京正式签署备忘录,共同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亚投行”虽冠以“亚洲”二字,但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效应,成为各国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国外媒体如何看待“亚投行”?自“亚投行”筹备至其正式建立,国外媒体对“亚投行”的态度是否曾发生变化?本文拟以《华尔街日报》为分析对象,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甘姆森的话语包分析法分析《华尔街日报》有关“亚投行”的报道。话语包分析建立在框架理论之上。学者甘姆森认为框架具有构建文本的意义,框架是新闻报道的“有组织的中心思想,为新闻事件赋予意义”①。甘姆森在其论文《阿以冲突的政治文化》中将文本分成一个个话语包(Package),并且通过一组元素来反映话语包的核心框架以及对话语包进行简要的表达,并对话语包进行标识(Signature)。甘姆森在研究话语包时,通过框架与原因两部分描述话语包,呈现文本的话语结构②。
本研究分析的内容总体为自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亚投行”筹建倡议至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正式成立时间区间内《华尔街日报》有关“亚投行”的所有报道。研究以“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为关键词,通过ProQuest搜索引擎抓取此时间区间内《华尔街日报》有关“亚投行”所有报道,共得相关文章150篇。删除文章主体与“亚投行”无关的文章和线上线下重复的13篇文章后,最终锁定137篇报道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文本。
在文本分析过程中,本文借鉴甘姆森话语包分析法,先选取每篇报道较为典型的三至四段语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段落为分析对象,按时间顺序将文本内容划分为相对应的话语包。然后标识出话语包的“标签”“核心立场”“例证”“描述”和“根源”。最后,根据话语包的标识分析话语包所呈现的态度并讨论《华尔街日报》有关“亚投行”报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