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视角下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0 点击次数:132
摘要:基于“互联网+”政策的推广和发达的数字技术,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传统的新闻业务流程在新媒体时代被重新整合、构建。本文就从“5W”视角入手,分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发生的具体变化。
关键词:5W;视角;受众;新闻传播;传播过程
作者简介:
摘要:基于“互联网+”政策的推广和发达的数字技术,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传统的新闻业务流程在新媒体时代被重新整合、构建。从传播过程的“5W”来看,新闻业务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传受双方的界限变得模糊;信息的重复率增高;新老媒体冲破介质壁垒实现了深度融合;信息的发布有了更多有效反馈从而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就从“5W”视角入手,分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发生的具体变化。
关键词:“5W”;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
新闻业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概念,不仅包括采、写、编、评,也是对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技能技巧的研究。在新媒体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完善和网络传播的大力推动,媒体的传播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进一步影响了新闻业务的全过程。笔者从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入手,即基于“5W”视角,观察新闻业务在传者、受众、讯息、媒介和效果这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其中因为传播者和受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的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所以本文会把传者和受众作为整体,分为四部分来分析新闻业务发生的具体转变。
一、传播者和受众
1.传播者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转变为出现了独立于媒介组织的自发传播者(“公民记者”出现)
过去新闻传播的主体是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可以说新闻的采集和发布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现在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会公众可以随时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中来,参与整个传播过程,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便捷的手机载体,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一事件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复杂的环境中,人们本身对信息的渴望非常强烈,渴望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或者是自己发出更多的信息,因此独立于媒介组织的自发的新闻传播者出现,职业新闻工作者不再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唯一主体。“公民记者”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人拥有话语权,人人拥有麦克风,可以随时“发声”。
“公民记者”表现出了明显的两大特征——数量大、速度快。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手机应用也越来越丰富,手机成了网民的主要上网终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8月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其中手机网民有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1]。而微博、微信作为“公民记者”的主要活动场地,用户数量非常庞大,他们纷纷加入到了新闻传播的行列中来。
不仅如此,在很多突发性事件中,最先“发声”的不是职业记者们,而是普通民众。例如天津爆炸事件,第一时间发出信息的是一位名叫“小寶最爱旻旻”的微博网友,随后各大媒体才发出报道。手机像素越来越高,数码相机携带也越来越方便,抓拍新闻图片、录制视频变得非常简单,每一位公众都可以把身边的新闻即时展现在全球受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