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0 点击次数:351
1978年到1987年,梁衡任《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当时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教育事业亮点不多,并不是《光明日报》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这九年间却硕果累累,他发出的稿件往往能占据头条等重要地位,还获得不少奖项,成为令人耳熟能详的新时期中国新闻名篇范文,使得新闻这种“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这得益于他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主动记录历史,为无名者立名和以文学入新闻。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摘 要】1978年到1987年,梁衡任《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当时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教育事业亮点不多,并不是《光明日报》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这九年间却硕果累累,他发出的稿件往往能占据头条等重要地位,还获得不少奖项,成为令人耳熟能详的新时期中国新闻名篇范文,使得新闻这种“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这得益于他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主动记录历史,为无名者立名和以文学入新闻。
【关键词】梁衡;新闻写作;文学与新闻
1978年到1987年,梁衡任《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当时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教育事业亮点不多,并不是《光明日报》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这九年间却硕果累累,他发出的稿件往往能占据头条等重要地位,还获得不少奖项,成为令人耳熟能详的新时期中国新闻名篇范文,使得新闻这种“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之所以能在不出大新闻的地方发现好新闻,除了得益于梁衡本人作为一名优秀记者的深厚功力之外,他对于新闻的透彻理解与精准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主动记录历史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所谓时势造英雄,很多记者都是因为报道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而被人们所广泛了解。威廉·拉塞尔因报道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而长期被认为是第一个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因西班牙内战中的一幅照片《共和军士兵之死》而名满天下,朱启平因报道了日本的投降签字仪式的《落日》而被人们所知晓。但是梁衡所在的山西远离政治中心、远离经济中心,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不太可能抢到重大事件的独家新闻并因此扬名天下。他的新闻作品能够获得那么多荣誉,得益于他选择新闻题材的时候,自觉地以社会观察员的敏锐触角,发现时代新变化,有意识地记录历史。
1978到1987这九年,正是文革过后百废俱兴的九年。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这一宏大历史的脉动,会在每一个哪怕不太起眼的人物及其活动中得到体现。所谓“一叶落知天下秋”,记者最重要的是能在“天下秋”之前找到这落下的第一片叶子,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叶子。梁衡善于把握大势,抓住生活中细屑变动的人和事,以此反映时代的变化,表现历史的脉动。
1980年5月14日,《光明日报》一版发表消息《解进保自荐任林科所负责人,取得显著成绩》,这篇短消息充分体现了梁衡敏锐的时代感知力。文章描述的事情很简单,导语可说明一切:“山西省交城县林业局技术员解进保毛遂自荐,在艰苦的条件下办起了一个林科所,用合同制的办法择优用人,并实行一套有效的奖惩制度,一年来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现在来看,这样的新闻可能并不是多么出彩,但是这篇稿子获得了首届全国林业好新闻奖,并被列为140篇获奖作品的第一篇。《全国林业好新闻获奖作品选》收录此文的评价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界不少有识之士都意识到科研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至于如何改法,一时又说不出个究竟。这篇消息的好处,就在于它较早地提出了这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结合历史条件可知,该文的亮点有二:一是在全国林业科技界,最早报道了“自荐、承包”这件新事物。二是昭示知识分子的春天到来了。解进保是1962年参加工作的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生,也属于“文革”中被压在最底层的知识分子,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站了出来,成为时代的浪尖上的人物。他的成功是一个信号,是给所有的知识分子的信号,改革开始了,人才又都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