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今日热点 > 先做法律人 再做新闻人 ——提升记者与法律界对话能力刍议

先做法律人 再做新闻人 ——提升记者与法律界对话能力刍议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39 点击次数:138

经济法治新闻报道实现“服务读者”的编辑方针,要先做法律人,再做新闻人。经济法治新闻,也可以按这个标准分类,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的经济法治新闻。这恰恰是经济法治新闻报道的最大价值所在。

关键词:法治新闻;做法律人;经济法治;困境;方针

作者简介:

  核心阅读

  经济法治新闻报道面临新闻源、知识结构、社会资源、工作方式等4个方面困境

  经济法治新闻报道实现“服务读者”的编辑方针,要先做法律人,再做新闻人;要融入法律界,提升与法律界对话的能力

  经济法治报道,是属于经济报道还是法治报道?它一方面从法律角度报道经济新闻,一方面从经济角度报道法律法规对市场的影响。一句话:经济现象的法律视角,新法新规的经济意义。

  经济学关注的是效率——(财富)蛋糕如何做大,经济法学关注的是公平——蛋糕如何分割得更合理。相应的,经济新闻报道关注的重点是市场机会和效率;而经济法治新闻,关注的重点是市场竞争的政策、行为是否公平、正当。

  经济法治新闻的分类

  经济类媒体在版面资源的分配上,一般分为:政经、产经、公司。政经——经济政策(宏观);产经——产业、行业(中观);公司——市场主体(微观)。

  经济法治新闻,也可以按这个标准分类,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的经济法治新闻。

  宏观领域。主要是重大立法的推动、参与、讨论、解读。比如:关于市场主体成立的法律、关于市场主体退出的法律、关于市场行为的法律、关于市场规制的法律等等。

  中观领域。关注一个行业、产业的法治新闻。如彩电业价格联盟、互联网业的网上购物欺诈、外贸行业的贸易壁垒、DVD行业的专利池垄断、电动车行业的市场准入等。

  微观领域。包括:在某行业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大企业)的案件;(即使不是大企业的)新类型案例,如:知识产权领域的即发侵权、诉前禁令,合同法领域的不安抗辩,食品安全法领域的10倍赔偿,公司法领域的股东知情权、股东代表诉讼等。总之,一部法律有了新的规定,实施后,这些新的规定被适用了,是新的案例,就是新闻,就有报道价值。

  总体来讲,宏观新闻因为涉及面广,关注度最高。在微观新闻中,那些上市公司、垄断企业、公用企业、跨国公司比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受关注的程度更高。而在中观新闻中,和民生靠近的行业更受关注,比如食品安全、房地产、汽车、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