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百科 > 深刻理解新常态,以四个意识做好经济报道

深刻理解新常态,以四个意识做好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39 点击次数:161

经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面临不少挑战。(作者杨宇东系第一财经执行总编辑,汪时锋系第一财经北京新闻中心副主任).

关键词:财经;常态;守望;读者;改革

作者简介:

  经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面临不少挑战。经济报道既要通过解疑释惑为社会“正音”,又要通过提振信心帮大众“清心”;要守住底线,更要冲在前线。第一财经坚持在专业性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接地气的内容,不端、不装,提升了财经报道的服务性。

  作为专业财经媒体,第一财经已经建立了一套兼备前瞻洞察力和快速反应力于一体的“经济报道指挥系统”——首先在经济报道领域进行完整布局,以覆盖主要经济领域的动态监测体系为架构;再基于经济领域重要新闻的持续性、辐射性特点,在采编策划中重前瞻、重跟踪、重分析;采编团队的专业素养是做好经济报道的基本保障,也形成了第一财经采编团队的核心优势;最后则是以全媒体协作为手段,充分发挥数字化手段,以更好发挥“正音”和“清心”的传播效果。

  在实施这一系统性工程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切实坚守政治、责任、问题、服务四大意识,是主流财经媒体服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

  政治意识:要有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

  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经济报道领域也是如此。

  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下的要素流通、市场联通和信息互通,经济报道较早地站在了国际舆论交锋的前线。在国内经济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的双向趋势下,经济报道要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坚守政治意识,在专业理性、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激浊扬清、主动发声。人民币汇率政策变动背后的国际“舆论战”,就是个典型案例。

  2015年8月11日,顺应国际市场总体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报价的声明,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了主动下调。

  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近2%的跌幅,12日中间价又出现接近1.6%的跌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大幅贬值的组合,加上全球范围内股市、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共振,引发了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其背后又有国际投机资本在蠢蠢欲动。

  通过对国际市场信息不间断的盯守,我们发现海外讨论的焦点在于,人民币这两天的故事是否应被定义为发起或加入了一场新的“货币战争”,是否折射出中国经济无法扭转的困境?

  当国内问题变成了国际焦点,面对来势汹汹的国际财经舆论压力,一财日报迅速反应,8月12日头版头条报道指出,人民币汇率下调2%是中国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重大经济方针;并配发两个专版的分析文章对外发布判断称,中国汇改从宏观战略角度必定有基本目标,国际市场在头三天的接受程度最为关键。

  8月13日,第一财经发表社论《不必误读 “渐进式汇改” 符合各方长期利益》,提出海外以“货币战争”的标签来否定中国汇改的关键一步,从长期看不符合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利益。在明显高估后适度纠偏,以市场自我出清找到新的均衡价格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初衷,也是最终目标。14日,观察到外汇市场盘面初定,一财再发文章《3天贬3%接近新均衡 新汇改“闪电战”初告捷》,并判断“人民币已经具备强势货币基础”。这一系列人民币汇改追踪报道,产生了广泛的市场影响力,起到了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与之对应,当国际问题演变为国内舆论焦点时,经济报道也要在把准政策基调的前提下,于国际“舆论战”中抢占先手。

  2015年10月,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宣布“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结束,达成基本协议。以后数日,国内网上议论如潮。

  第一财经的专业采编团队对TPP并不陌生。多年来,我们通过对海外信息的追踪和采访有关国家贸易部长的积累,已有多篇报道向国内介绍TPP及其复杂的国际政经背景。

  为帮助社会和市场更准确客观理解TPP的影响,第一财经在10月8日的头版头条发文《TPP重构世界贸易版图 中国淡定应对》,指出中国要对TPP协定的达成给予足够重视,绝非“没什么了不起”或“对中国未来影响不大”,但同时也指出,中国完全可以凭借已有实力“淡然应对”。淡定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已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若绕开中国,美国在东亚地区扩大市场准入的努力,要大打折扣。原因之二,是中国目前还无法接受TPP相当多的要价,选择走自己的渐进改革之路,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问题的根本。这些都有力地廓清了迷雾,引导了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