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市场 > 经济新闻报道与社会生活空间的建构

经济新闻报道与社会生活空间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39 点击次数:147

经济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经济新闻报道的好坏,会影响到经济的运行环境,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生活;经济新闻;民生;影响;普通群众

作者简介:

  经济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经济新闻报道的好坏,会影响到经济的运行环境,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经济新闻报道应该承担起社会建构的功能,为普通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秩序提供一种发展的路径,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民经济意识的觉醒,经济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新闻类型。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现象层出不穷,经济运行呈现出更加活跃和复杂的态势,经济新闻报道因此具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新闻报道不仅承担着经济功能,也同时承载着社会功能,它对国民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也建构和重塑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一、彰显民生话语,建构民生场域

  长期以来,经济新闻报道因为涉及的领域较为专业,多体现为政府、专家的视角,表现出宏观和专业的报道特征,“‘国家叙事’和‘专家叙事’居于强势地位”。①然而,随着经济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和普通民众知识水平的提升,经济新闻报道不再曲高和寡。与此同时,媒体的大众化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贴近民众生活,于是,经济新闻报道的话语权开始旁移,经济新闻报道的民生场域逐步形成。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一步对新闻报道的语态进行了改革。从传播话语形态来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新闻传播具有传播范式重构的重要意义。它进一步推动了新闻价值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的民间话语、报道立场的平民视角、题材选择的民生内容,进一步拓宽了题材范围、拓展了表现手段,提升了传播效果。经济新闻报道在这一新闻改革过程中,也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路径,以立足民生、服务民生为报道方向,表现出强烈的民生关怀。十八大以来,经济新闻战线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新闻报道更加关注普通民众,关心民众生活,让民众成为经济新闻报道主体。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为经济新闻报道的语态改革提出了新的指导方向。

  近年来,经济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对经济政策、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等宏观、专业报道,而是试图进行民生化解读,实现经济新闻信息的增值,从而更好地服务民生经济发展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一方面,与以往经济新闻报道的宏观视角和国家叙事所不同,经济新闻报道注重对国家大政方针、宏观经济等进行精细化解读,努力贴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如英国脱欧、一带一路、亚投行成立、人民币升值、经济新常态、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的设立等这些原属于国家和政府宏大叙事的经济现象,经济新闻报道也开始着眼于其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的影响,重在报道这些经济现象将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如英国脱欧的相关报道中,媒体报道侧重英国脱欧使人民币面临双重贬值压力,进而分析其对我们日常消费过程中物价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受众迫切希望从经济新闻报道中获取大量的市场资讯,如股市、车市、楼市、保险、利率等以及围绕人民生活的煤、水、电、气、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信息。这些信息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直接的话语结合。如“政府救市”对股票涨跌产生的短期或长期的影响;房地产新闻中的房产税征收、限购政策对购买住房的影响;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对餐饮行业外卖业务的影响等。

  经济,说到底应该是人的活动,是与人有关的生活。经济新闻报道如果只停留于物的层面,着眼于产量产值、技术手段、财富增长、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等方面,就会成为一种片面的经济新闻传播,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把握经济活动的走向和趋势,不能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自己理性的意见,最终迷失自己的方向。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在报道经济事件时应该着眼于人,体现出民生关怀。大量的经济问题其实就是民生问题,是关系公众利益的新闻。媒体应该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通群众的生活,站在群众的角度上,维护群众的利益,响应群众的呼声。如抗生素滥用、经适房质量、柴油紧缺、农民工讨薪、地沟油、皮革奶、医疗改革、农民工临时夫妻等相关的经济新闻报道,不仅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也体现出政府“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近年来,《小微企业调研行》《春暖2012》《黄河善谷》《大伟招工和小张找工记》等一批“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报道相继出现,普通群众成为央视新闻关注的焦点,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更加突出,更具民本主张和人文色彩,尊重民意,关切民间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