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民族主义视阈下的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
发布时间:2020-08-11 16:32:01 点击次数:333
抗战时期,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它为我国报纸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有其特殊性,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本文就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发展现状、影响和不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其对国民党党营报纸的大众化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试图探究其内涵和本质。
关键词:民族主义;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
【作者简介】何村,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 黄山 245041
【内容提要】抗战时期,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它为我国报纸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有其特殊性,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本文就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发展现状、影响和不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其对国民党党营报纸的大众化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试图探究其内涵和本质。
【关 键 词】民族主义;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报纸“大众化”是19世纪初期和中期,在美、英、法国家由廉价报纸创办而兴起的。这是资产阶级报纸“大众化”的开始。我国的报纸大众化萌芽于上个世纪初期,而在抗战时期达到了阶段性高潮。纵观我国报纸大众化的进程,抗战时期国民党党营报纸的大众化取得了显著发展,它为我国报纸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从报纸大众化的严格意义上来要求,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是特定环境下的报纸大众化,有其特殊性,是具有浓厚民族主义色彩的报纸大众化,与国外19世纪资本主义的报纸大众化具有一定的区别。
“民族主义”是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侵略,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达到顶点。民族主义思潮在抗战时期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而抗战时期国民党党营报纸的大众化,正是在民族主义思潮推动下出现并且是为民族主义服务的。
一、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产生的社会背景
抗战时期国民党党营报纸大众化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报业内迁催生新的媒介生态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大肆进攻我沿海城市,导致国民政府等相关机构不得不转移到大后方。致使新闻媒介也开始转移。曾经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地的报社等都相继迁往到武汉、重庆、昆明、桂林等地。由于内迁,媒介组织发生了变化。一是报社的设备受损严重,昔日完备的报纸印刷设备由于颠沛流离变得七零八落。二是纸张供应紧张。三是人员散失严重。四是媒介组织的观念发生变化。过去在大城市办报,如今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和偏远不发达地区。新闻媒介由过去的高高在上,如今必须走向大众。过去的读者是都市精英人群占多数,而目前,社会中下层读者占多数。作为媒介,必须根据受众的变化,办受众欢迎的报纸。要想获得受众,报纸必须成为社会中下层人群的良师益友。可见,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报纸大众化与否,是报纸发展的关键。
2、国共合作,新的民主政治的形成,新闻自由的环境得以显现
抗战全面爆发,抗日救亡成为全社会的主要核心任务。特别是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新的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修正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删除了“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者”为犯罪的条款。国民党承认了各爱国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1938年4月,国民党颁布了《抗战建国纲领》,其中,“在抗战期间,于不违反三民主义最高原则及法令范围内,对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当与以合法之充分保障。”1938年7月,各党派参政议政的国家机关——国民参政会成立。至此,国民党由集权化向政治协商化转变,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新闻自由的宽松环境得以形成。新闻自由是报纸大众化的重要条件。
3、国民党当局对新闻宣传的重视和战时宣传的需要
抗战开始后,政治宣传和战争报道成为媒介的中心。国民党当局认识到,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举全国人民之力,通过新闻宣传团结民众,帮助国民正确认识中日战争的性质、前途,瓦解敌军的军事政治攻势,坚定抗战信心。为此,蒋介石多次发表讲话和指示说:“当今全国努力抗战之时,我国新闻界为国奋斗,责任之重大,实在不亚于前线冲锋陷阵之战士,如何宣传国策,统一国论,提振人心,一致迈进,一达驱除敌寇,复兴民族之目的,而完成三民主义国家之建设,实为新闻界之积极奋起是赖”。蒋介石曾要求报纸应“不惜成本,不惜牺牲,充实内容,提高效率”,将党报办成“消息迅速确实”、“发行普及”的“三民主义的文化服务”机关。①同时,国民党中央动员各级党政军机关,给报社提供一切便利。还要求,各地方党政部门除要负担一定的经费外,还要帮助报纸做好发行。政府对媒介的支持和重视,成为报纸大众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4、大后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抗战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处在东南沿海以及沿江地区,抗战爆发后,这些地区的工厂、企业几乎全部内迁至重庆、武汉、桂林等地,许多金融机构和政府财政机构也随之迁入。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也把企业迁往内地。内迁的企业、工厂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了生产,使昔日经济并不景气的大后方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而广告又成了工商业进一步扩张的重要手段。经济的发展使报纸的广告等业务也发展起来,使报纸收入增加,并降低了价格。而报纸价格降低,促使社会下层民众的购买力增强。同样,经济的发展,也使老百姓富裕起来。快速发展的大后方经济成为报纸大众化发展的基础。
5、文艺大众化的影响
抗战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口号,并多次展开讨论。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华北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大众的抗日浪潮不断高涨,顺应时代潮流,文艺大众化运动也开始和具体现实的大众抗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1936年,周扬等中共文艺界人士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将文艺大众化运动和群众抗日活动直接连为一体。鲁迅等人还进一步提出了“民族革命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以反映新形势下的文化需要。“与文艺的大众化不断发展相伴随,其他思想文化领域的大众化进程也开始走向深入。”②文艺大众化,也直接冲击和影响了新闻业,为新闻业的大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