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话语在NGO微博资源动员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10-12 18:10:32 点击次数:142
本文以社会学中的资源动员理论以及新修辞学的同一理论为基础,用个案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式研究了NGO的微博动员话语,发现在抗议话语的构建过程中,应该界定出一个明确的、在某种程度上占据强势地位的反对对象;能够激发网民“弱势群体心理认同”、调动网民“愤怒”情感的话语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不过,虽然情感因素在网络动员中扮演重要作用,理性话语的缺失将会成为讨论深入的阻碍,并最终影响动员效果。
关键词:NGO;NGO;社会运动;微博;网民;网络;归真
作者简介:
摘要:伴随着新浪微博在国内的正式运营,微博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新生力量;自诞生以来,微博就是多起网络公共事件的策源地。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微博公共事件的爆发离不开成功的社会动员。
本文首先综述了西方对于社会运动的相关理论,整理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运动与网络关系的研究;并运用资源动员理论对NGO主导的微博社会运动进行了分析,认为话语是微博动员中的一种新型资源。没有话语,就没有微博事件。
本文以社会学中的资源动员理论以及新修辞学的同一理论为基础,用个案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式研究了NGO的微博动员话语,发现在抗议话语的构建过程中,应该界定出一个明确的、在某种程度上占据强势地位的反对对象;能够激发网民“弱势群体心理认同”、调动网民“愤怒”情感的话语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不过,虽然情感因素在网络动员中扮演重要作用,理性话语的缺失将会成为讨论深入的阻碍,并最终影响动员效果。
关键词:NGO 社会运动 微博
一 导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国公益活动也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2008年被称作中国的“公民社会元年”,公益事业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为人瞩目,而各类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也以越来越活跃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发出了一系列体现公民参与的声音,推动了包括消费者运动、妇女运动、环境运动在内的一系列社会运动[①],甚至促成了一些有制度改革意味的传媒事件。
研究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就不得不提到网络这一新兴的传播手段。1994年,当网络引入中国,也同时催生了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的诞生。杨国斌认为,中国的环境保护运动、环保组织和网络是并行发展的。[②]事实上,非政府组织的网络传播能力一直是NGO研究的重要课题,这类研究主要关注NGO的网站建设和论坛运行情况。
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测试,微博成为越来越多公共事件的发源地,为网络事件的生成和扩大起到了“引爆点”的作用;微博的出现,也大大降低了NGO建立自媒体的门槛。“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保护南京梧桐树”“铅笔换校舍”……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微博可为公益传播“助一臂之力”,给在中国尚属弱小的NGO或者是民间志愿团体拓展新的空间。但是,微博传播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何把握微博提供的机遇,充分挖掘微博潜力,也是NGO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在微博动员当中,除了资金、钱财等传统动员资源,话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动员“武器”;可以说,在网络空间之中,没有话语就没有行动。NGO对话语资源的把握和运用对一场微博动员的成败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网络社会运动主要以线上抗议为主,弄清话语的作用机制,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网络公共事件,也能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二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一)社会运动相关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国家爆发形形色色的社会运动,其诉求各异,规模不等。社会运动的勃兴,改变了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也引起了西方社会科学学者的兴趣。[③]社会运动的话语兴起于西方国家,并随着社会运动图景的不同而发生变迁。
社会运动研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领域,理论视角比较复杂。为了给本文更好地奠定理论基础,下面简单回顾三种主流的理论范式。
(1) 资源动员理论。美国资源动员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把社会运动参与者看成理性行动者,认为资源的组织化程度是决定一项运动成败的关键;组织化程度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④]这里的资源包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能被社会运动组织所利用的增加了的钱财资源。[⑤]本文认为,在以NGO为主导的微博运动中,社会运动的组织者可以被看做“理性的行动者”,其动员方式可以借鉴“资源动员理论”;但是,其可运用的资源与传统社会中社会动员所谈论的“资源”不尽相同。
(2) 政治过程模型。麦克亚当强调由于社会变化而导致的现存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对集体行动的影响。任何能改变现有政治秩序的社会变化对于集体行动群体来说都是一个政治机会,给群体行动的发生提供了可能。不过,要使集体行动变成现实,某一集体行动的群体必须经历一个认知解放的过程。[⑥]
(3) 新社会运动。欧洲新社会运动指的是在后工业社会中,以公民与国家和重要社会制度之间相互磋商权力边界为目标的集体行动,比如安乐死,同性婚姻,环境保护,动物权利等运动。[⑦]在价值观上,新社会运动追求个人自治,更关注社会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在行动方式上,新社会运动更喜欢游行、请愿、静坐、占领等体制外的、直接民主的政治参与方式;在组织形式上,是建立在多元认同感社区基础之上的分权式组织网络,不通过正规的政治组织、机构。[⑧]
刘能认为,这些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不同研究现场有着不同程度的切合。在他看来,对第三部门和NGO的个案研究,可以采用资源动员取向[⑨]。本文主要研究以NGO为主导的微博动员,因而以社会运动中的“资源动员”理论作为研究视角。
资源动员理论(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兴起于1970年代,主要是对1960年代在美国涌现的大量社会运动的反思和总结,是对美国传统集体行为理论的反动。在传统的集体行为理论中,参与者被认为是“非理性”的,剥夺感和不满等非理性因素是集体行动产生和发展的动因。[⑩]
麦卡锡和扎尔德奠定了资源动员理论的基础。他们认为,一个社会上存在的剥夺感、挫折感和压抑感基本可以看作是一个常量,因而决定社会运动消长的重要因素只能是社会运动组织在一个社会中所能利用资源总量的多少。[11]资源动员理论实际上兴起于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三阶段[12]中的第二阶段,但它依然是研究当代社会运动的重要理论视角,并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资源动员理论一般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实体组织,解释社会动员何以成为可能。在中国,由于民间组织比较薄弱, 因此,进入中国主流学术视野并以网络为主要媒介的运动,其特点是自发地、分散地在个案层面上进行,并不通过正规的政治组织、机构。[13]比如“浙江钱云会”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网络舆论的生成、发展、壮大,均来自网民的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运动组织者”,因而很难用“资源动员”“理性选择”的视角进行分析。
但是,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以NGO、民间志愿团体或者公益积极分子为主导的网络动员,发起了“禁吃鱼翅”“拯救酒店斑海豹”“我为祖国测空气”“反对活熊取胆”等或大或小的网络运动。这些运动为“资源动员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案例,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网络与社会运动
随着网络的兴起,西方有学者认为社会运动将呈现出跟20世纪完全不同的图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传播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社会运动积极分子之间、以及社会运动与整个社会之间的传播与沟通模式。
对于网络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西方学者多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表现出乐观态度。综合来说,作为一种平台,网络可以扩散信息,分享经验,发展群体的团结感和认同感。
国内对于互联网上社会运动研究,多以“集体行动”“群体性事件”来命名,探讨网络集体行动何以发生,如何应对。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与诱因的探讨中,形成了关于网络集体行动组织动员的研究主题。[14]
对于网络动员,中国学者则主要介绍其基本要素、特点以及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和应对方法。章友德、周松青以一次网络民间救助为例,以西方资源动员理论为导向,探讨网络环境下的社会救助及其动员,指出在网络资源动员的介入阶段,网络叙事的策略和表现手法非常重要。[15]
任孟山以政治机会结构、动员结构和框架过程作为当代互联网与社会运动的一个分析框架,认为通过框架过程,社会运动参与者“传播社会运动对抗性的语言和叙事,挑战主流叙事话语,构建认同,去污名化”;其研究的重点不是话语,但也提到创造信息生产平台、流通抗议话语的重要性。[16]
杨国斌在综合分析国内学者的网络运动研究取向后认为,网络事件与传统社会运动的主要区别,在文化层面而不是政治结构或社会组织层面,并用社会运动文化分析的方式,强调网络事件中话语和情感的力量,指出在中国大陆的网络事件中,最能激发网民参与抗争的情感是愤怒、同情和戏谑。杨国斌审视了话语的力量,认为没有话语,就没有行动。
本文认为,网络动员当中,话语是一种重要的“新型”资源,存在于资源动员、成员动员、框架动员的多重维度当中。话语的生成和演变,不同话语的动员效果是研究网络运动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话语与修辞
杨国斌认为,网络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是事件本身的震撼性以及描述事件的方式,能给人以“道德震撼”的帖子,能够激发网民的情感,调动他们的力量。[17]
对事件的描述离不开修辞。对美国新修辞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肯尼斯·伯克将修辞定义为“人使用词语形成态度或导致他人采取行动”,这也正是社会动员中话语的作用。伯克在古典修辞学“劝说理论”的基础上,扩展了修辞学的定义,提出了“同一”的概念——当我们与他人享有某些共同特质时,我们就取得了与他人的同一。伯克提出了三种方式来取得认同,即“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18]
同情认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情感,通过实现A与B基于共同利益的认同方式来实现劝说,说话者希望听话者在情感上认同自己;对立认同是“一种通过分裂而达成凝聚的最迫切形式”,大家具有某种对立面而形成的联合,他们因拥有共同的敌人而达成认同;误同最不被人有意识的注意,比如人在开汽车的时候,会错误地将机械的能力当做自己的能力。[19]
梅卢西认为,社会运动本身就是社会建构,对社会运动的参与群体来说,一个中心任务就是形成一个集体认同感;为了形成一个集体认同感,一个群体必须把自己界定成为一个群体。[20]在网络动员当中,社会运动组织者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演说,以使话语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认同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会借用新修辞学中的“同一理论”,对运动中的话语资源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