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0-08-11 16:27:10 点击次数:301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源头,在中国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现代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与往来,学堂乐歌也逐渐流传于海外,并与当地文化环境相融合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学堂乐歌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轨迹,为研究我国文化的域外传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关键词:学堂乐歌;东南亚;文化传播
【作者简介】赵振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 361005);李啸,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厦门 361005);谷玉梅,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厦门 361021)。
【内容提要】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源头,在中国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现代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与往来,学堂乐歌也逐渐流传于海外,并与当地文化环境相融合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学堂乐歌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轨迹,为研究我国文化的域外传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关 键 词】学堂乐歌;东南亚;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3月22日至4月8日,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华侨大学、泰国华文教师公会、泰国留学大学校友总会、泰国华侨语言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华文教师暑期培训班”在泰国举行。作者作为此次培训班教师,随同前往了泰国曼谷、呵叻府两地进行交流活动。在活动期间,笔者以中国民族音乐主题,对当地学员、华人华侨进行了专题教学。经过十余天的交流与考察,笔者惊喜地发现,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堂乐歌,竟然在东南亚地区得到了不间断的传播与发展,迁延至今,对当地华文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研究,力图对学堂乐歌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一下勾勒,使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一、中国学堂乐歌的源起
1.中国学堂乐歌的兴起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整个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从而也激发了中国各个阶层人民对于改革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于是,1898年开始的维新变法以及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响应了这种诉求,开始推动中国各领域的近代化进程,这其中就包括中国音乐艺术领域的大飞跃、大变革。
此前中国的音乐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音乐。当时的传统音乐是中国普通民众最为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这其中主要包括传统戏剧、民歌、说唱音乐和民族器乐。但在维新派人士眼中,这些来自于中国社会底层的民间音乐,已不足承担为维新变法鼓吹、呐喊的重大责任,也无法起到唤醒民众、传播新思想的功能。因此,很多著名的维新派人士在认识到音乐的独特传播功能的同时,也都在积极地寻找新式音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宣传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梁启超就十分重视音乐教育的作用,他在《饮冰室诗话》中提到:“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第一要科。”“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1]
1903年,就在人们对新式音乐望眼欲穿之时,一首由上海南洋公学音乐教员沈心工创作的新式歌曲《男儿第一志气高》将人们的关注焦点瞬间汇聚了起来。新颖明快的曲调,通俗易懂的歌词内容,寓意深刻的歌词含义,不同于以往的记谱方式,使这首歌曲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人们争相传唱。据李叔同在他所创办的我国第一份音乐类刊物《音乐小杂志》中《昨非小录》一文记载:“学唱歌者,音阶半通,即高歌‘男儿第一志气高’之歌。学风琴者,手法未谙,即手挥‘5 5 6 6 5 5 3’之曲。”[2]
《男儿第一志气高》所体现出来的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鲜感,使人们在漫长的等待中看到了中国音乐的变革方向,也使众多的仁人志士找寻到了新的思想传播载体。在他们的推动下,学堂乐歌逐渐在全国各个行业及各阶层中传播开来,学堂乐歌运动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力。[4]
2.学堂乐歌的基本内容
自学堂乐歌问世起,无论是维新派人士还是革命党人,都看到了这种新的歌曲形式在宣扬政治主张、普及政治理念方面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罗马传奇》、《论幼学》、《饮冰室诗话》中曾多次发表关于音乐教育的文章。他对于新音乐的作用有着积极的评价,认为新音乐可以申民气、振精神、怡性情、益教育,国民应该重视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另外,他还在他的各种言论中积极介绍学堂乐歌作家,主张发展中国新音乐,并力主中国向欧、美、日诸国学习先进的音乐知识,以求最终使中国自己的民族传统音乐得以发展。[5]
1903年,清政府在颁布的《奉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首次站在官方角度上肯定了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鼓励各地兴办、开设音乐课程,为日后中国校园音乐教育的兴起铺平了道路。[6]同时,随着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学堂乐歌也得以从上海一隅推广到了全国各地的各级学堂中。
随着学堂乐歌在全国各地的迅猛传播,其内容也不断丰富、更新。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汪毓和先生在他的《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将学堂乐歌所包含的歌曲内容归纳为7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