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报纸的出现 ——以新加坡《叻报》为例
发布时间:2020-10-09 15:03:53 点击次数:170
从早期华人下南洋开始时,以新加坡为例,来看华人在新加坡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到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的出现,从《叻报》的创办过程和《叻报》所传达出的华人对文化、国家和族群的意识,推动了新加坡报业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华人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新加坡;华文报纸;《叻报》;华人;族群;华人;东南亚;南洋
从早期华人下南洋开始时,以新加坡为例,来看华人在新加坡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到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的出现,从《叻报》的创办过程和《叻报》所传达出的华人对文化、国家和族群的意识,推动了新加坡报业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华人社会的发展。
关 键 词:华文报纸;《叻报》;华人;族群
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为英国政府在远东地区寻找新殖民地和远东贸易中心,新加坡成为其英属海峡殖民地的一部分,英国占领新加坡后,莱佛士就宣称“新加坡是个自由港,因而对每个国家的船只都一视同仁,免税敞开贸易之门”[1]。自此,新加坡敞开港口之门,成为以对外贸易为主的港口城市。
一、华工下南洋
(一)促使华工移民的条件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期,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再加之当时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在国外机器化生产进入中国后的冲击下,大部分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面临破产,新加坡的开港让部分南方居民另辟生活之路。恰在此时,莱佛士为使新加坡成为南洋的贸易中心,招揽了很多华商和欧洲商人,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工为其开发,此外还需要招募为新加坡市政建设所需的大批工匠[2]。因此,这些以广东、福建、海南为主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匠人或因为经济破产,或因为海外亲人的召唤,成了新加坡开港后的第一批移民。
19世纪中期以前,前往新加坡的中国移民多由厦门发舶的中国帆船运载,1825年,二艘华船运1295名中国移民抵新加坡[2]。这些大多目不识丁的农民、小手工业者及匠人经过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保护,加之在路途中存在海难等一系列未知因素,他们一路带着本乡本土的保护神。主要有天后或妈祖(海神)、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神)、福德正神(财神)和关帝圣君(关公,象征忠义等)[1]。在达到后,他们组建共同民间信仰的神庙,这些神庙也成了早期华人族群帮派活动的集散地。
(二)在南洋的移民生活
聚集在这里的华人乃来自中国各地的社会大众,其中绝大部分是未婚者,已婚人士只占极少数。可是即使数量很少,仍无法准确地指出;粗略计算,我想已婚华人约为2000人[3]。因此,早期华人的生活并不稳定,他们必须每天为自己的温饱奔波,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去改善生活,组建家庭,来这里闯荡是他们的无奈之举。他们之中的人大部分是文盲,以各自的方言分为不同的氏族,有时还会进行宗族之间的群殴,因此,华人族群极不团结。如此说来,早期的华人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文化活动,少有的时间也花在了吸食鸦片、赌博、酗酒、嫖娼上。在教育方面,当地存在旧式私塾,主要的课程是仍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文化,少数富裕家庭华人的孩子可以在家学习,也有少数孩子能回到中国参加科举考试,但一些推动教育的文化社团等从未出现[3]。
随着华人的不断涌入,丰富了现存华人的社会层次,一些文人,甚至是先前劳工中具备一些知识的人开始成为商人、职员和店主。自1853年以来,新加坡女性华人也在缓慢增长。《海峡华人的风情民俗》的作者沃尔汉(J.D.Vaughan)在书中写到:“1856年,当笔者以永久居民的身份抵达新加坡时,岛上的男女华人的比例是18到19比1,且女性华人几乎足不出户。现在(1879年)在每个街口都能看到不少:步履蹒跚地走向市场的,陪着孩子从容漫步的,逛街的,或是坐在公共汽车或出租马车上的女人。男女比例的差距正在缩小,这有助于抵御当时普遍败坏的风气[3]。华人人口的平衡和稳定是华人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人们来到这里成为教习儒学的先生,1881年,左秉隆出任中国驻新加坡领事(1881~1890),他重视儒家教育和思想灌输,在任期内发起了兴学运动,在短短的不到10年里,新加坡就出现了毓兰书室、乐英书室、培兰书室、养正书室、进修义学等书院义塾,以致有人赞为书院“多至不可胜言”[1]。
下南洋华侨因为没有文化而倍感文化的可贵,因此他们含辛茹苦,不惜付出巨大的个人代价换取后代得到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4]。宋旺相在《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一书中也谈到了这个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当地家境本来富有的孩子,往往因为教育的需求,而耗尽父母刻苦积攒下来的钱财”,这就大大提高了华人的识字率。
在华人在南洋进行农业开垦的过程中,部分人由于生产资料的积累,开始成为种植园主。1790年,英国人莱特在槟榔屿搞了一个胡椒园,占地400亩,招收了华工种植。受雇的华工,资方给部分钱,供其造屋购农具之用,每月2元生活费,三年期满,耕地一半为工人所有,资方的一半耕地又租给耕种者,五年期满全部耕地归工人所有[4]。几代华人下来,华人已经有了固定的经济产值,一些华人开始涉及商业,但也有部分具有冒险精神的华人弃农从商,从流动小贩、卖货郎做起。
因此,华人勤劳、节俭、擅于理财与当地原住民的密切关系,比如熟悉当地环境和当地语言,甚至娶了当地的女性,其儿女血缘关系的融合,这些因素就组成了华人从商成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