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百科 > 张季鸾的“四不主义”与自由新闻观探析

张季鸾的“四不主义”与自由新闻观探析

发布时间:2020-08-11 16:27:09 点击次数:268

摘要:张季鸾作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他苦心经营的新记《大公报》记录着万千民众的心声与一个时代的兴衰。

关键词:张季鸾;自由;新闻观;主义;季鸾

  摘 要:张季鸾作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他苦心经营的新记《大公报》记录着万千民众的心声与一个时代的兴衰。本文从张季鸾早期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外和内刚”的自由主义新闻观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有机结合、西方自由观与中国新闻实际紧密结合三点,希望对当代报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张季鸾;“四不主义”;自由新闻观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取“以文章立世”之义,中国新闻家,政论家。人如其名,后与成舍我、史量才、邵飘萍并称为“民国四大报人”。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时局下,张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忠实地记录着中国每时每刻发生的大事要情,他苦心经营的《大公报》记录着万千民众和社会精英们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所作的积极思考和建议,他通过自己的文章为当政者提出中肯与富于建设性的意见,他身体力行地为民族的团结和新闻言论自由作着坚定的呼喊,他针砭时弊,“三骂”当局,酣畅淋漓。先声远去,其文尚存,季鸾先生的办报理念与新闻自由观也对当下报业的发展深具启示价值。

  一、张季鸾早期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1926年,天津《大公报》正式由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三人合组创立的新记公司接办,张季鸾时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新闻评论。9月1日,《大公报》以全新姿态复刊。在《大公报》复刊第一天,张季鸾就先声夺人,他以“记者”署名发表了《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文章中郑重明确地指出《大公报》宣布“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被国人称之为“四不主义”。

  “不党”,即“对于中国各党阀派系,一切无连带关系已耳。……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1]”纵观张季鸾的一生,从未加入任何党派。在日本留学期间,曾有朋友劝询他加入同盟会,他态度坚定地说:“我只是一届文弱书生,曾立志要做新闻记者,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报效国家。我认为,做新闻记者最好不要加入任何党派。[2]”张季鸾经营的《大公报》面对各方军阀党派之间的斗争,不受任何一方势力的约束,始终站在公民的立场上发表意见,以国家利益为标尺,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发表负责的新闻评论,为记者争取了一定的言论自由空间。

  “不卖”,即“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亦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团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张季鸾认为只有让报纸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才能让言论获得独立自由,不与实际政治发生联系。

  “不私”,即“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以报纸谋私利,不受私人所控,并竭力让报纸成为民众敢于发声,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工具。张季鸾曾认为,报纸应该是所有人的喉舌,无论是官员还是民众,只要有冤屈都可以诉诸报纸,自由开放地表达意见。但同时自由不是绝对的,它的另一面是责任,没有责任观念的言论,不能够得以自由地传播。

  “不盲”,即“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张季鸾认为“不盲”是办报的最高境界,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明辨是非,理智冷静是报人应有的态度。

  “四不主义”的精髓即文人论政,不受约束。政治上不受任何党派掌控,经济上保持独立,思想上注重个性的独立自由,反对言论控制,这也是《大公报》取信于民的全部内涵。新记《大公报》“四不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职业报人独立意识的觉醒,中国报纸自此不再以纯粹的商业利益为经营目的,也不再一味地受政党约束,而是进入了独立报纸的更高层次,是中国报纸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