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测评 > 新闻史人物评价的三大规律及其深层次原因 ——以对胡政之的评价为例

新闻史人物评价的三大规律及其深层次原因 ——以对胡政之的评价为例

发布时间:2020-10-09 15:03:53 点击次数:103

作为评价新闻史人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纪念新闻史人物一直存在“纪念规律”问题。这种“纪念规律”的典型表现就是当某某诞辰或逝世多少周年时,一批回顾或述评此著名新闻史人物历史贡献和主要优点的文章便会应运而生。

关键词:胡政之;纪念规律;详谈优点;权威规律;心理规律;人物;纪念;中国新闻

  内容提要:作为评价新闻史人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纪念新闻史人物一直存在“纪念规律”问题。这种“纪念规律”的典型表现就是当某某诞辰或逝世多少周年时,一批回顾或述评此著名新闻史人物历史贡献和主要优点的文章便会应运而生。

  关 键 词:胡政之 纪念规律 详谈优点 权威规律 心理规律

  对历史上重要新闻人物的评价,目前存在着如下“规律”:

  一、“纪念规律”:“详谈优点”,“忽略不足”

  2009年4月14日,是著名报人胡政之逝世60周年纪念日。长期以来,作为评价新闻史人物的有机组成部分,纪念新闻史人物一直存在“纪念规律”问题。这种“纪念规律”的典型表现就是当某某诞辰或逝世多少周年时,一批回顾或述评此著名新闻史人物历史贡献和主要优点的文章便会应运而生。浏览下来不难发现:此类纪念性的篇什在内容上存在着程度不等的重复。因为作者们往往习惯于浓墨重彩地宣传所纪念的某某著名新闻人物的优点,渲染其功绩,而对其缺点与不足则往往避而不谈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任何一位著名新闻史人物的主要优点都是基本固定的,像什么“爱国啦、敬业啦、正直啦”,不管多少人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说,说来说去始终不过那几条,很难“与时俱进”。因此,纪念的仪式虽然用笔举行过了,但热闹之后,对此新闻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并未因隆重的纪念而获多少新知。

  今年适值纪念胡政之逝世60周年之际,笔者撰文并非为了提醒新闻史研究者在纪念逝者时“哪壶不开提哪壶”——集矢于胡政之的缺点与不足,而意在指出:作为评价新闻史人物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存在的“纪念规律”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如果纪念谁就拼命地彰显谁的优点与事功,而对其缺点与不足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那么,不管纪念得多么起劲和频繁,我们都难以获得对逝者在新闻史上所留轨迹的全面认识。而如果对一个人的认识不全面,那我们对其所作的评价又怎么能够客观公正?更别说恰如其分了。评价新闻史人物是为了作出价值判断,期其有助于今天从事与新闻活动有关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做出价值选择,从而更有效率地创造价值。毕竟,作为无神论者,我们清楚地知道对于新闻史上著名人物的纪念,不管怎样的隆重与深情,作为纪念对象的逝者对于我们的举动都无从知晓。对纪念活动了然于心的,只能是作为生者的我们。因此,所作的纪念虽然是面向逝者缅怀与感谢其在当年的努力,但纪念仪式事实上是举行给生者看的——借纪念的方便契机把生者的目光再一次引向逝者生前的新闻活动事功及身后薪火传下来的精神财富。以纪念胡政之逝世60周年为例,稍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便知:这不是我们第一次纪念他,也不会是我们最后一次纪念他。而如果这一次的纪念只沦为上一次纪念内容上大同小异的简单重复,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毕竟,对于胡政之及其他一些早已“名垂”中国新闻史教材的著名人物,我们并没有“为了怕忘却而纪念”之虞。

  这种“纪念规律”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一而足,其中之一,是纪念者对纪念对象已有的情感在起作用,为“亲者”或“尊者”讳的做法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古已有之。亦与纪念者的惯性思维有关:某某著名人物之所以值得纪念,那一定是因为他有道义上的优点或事功上的贡献或两者兼而有之,因而“顺理成章”地误将纪念等同于重申纪念对象的优点与贡献,似乎舍此不足以表达对纪念对象的敬意、别无纪念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