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案”因何未发酵“言论自由”观点
发布时间:2020-08-11 16:27:09 点击次数:348
摘要: “苏报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言获罪的案件,同时也是一场由清政府有心掀起的闹剧。联系历史,思考案件,发现:在整个“苏报案”的审理过程中,除了辩护上的技巧之外,竟然未发酵出言论自由的观点。
关键词:苏报案;言论;自由;发酵;租界
摘要:“苏报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言获罪的案件,同时也是一场由清政府有心掀起的闹剧。在这场闹剧中,以清政府为原告,苏报及其主事人为被告的司法案件在租界内上演。案件经过三个阶段的审理,终以章邹二人分别被处以三、两年监禁,年满逐出,苏报永远停刊而结束。联系历史,思考案件,发现:在整个“苏报案”的审理过程中,除了辩护上的技巧之外,竟然未发酵出言论自由的观点。深入挖掘,辩证思考过后,笔者试图提出了三大缘由:一、政治诉求筑起的“人工屏障”;二、司法制度裂变的“混乱截面”;三、列强介入催生的“利益链条”。
关键词:苏报案;言论自由;政治诉求;司法制度;列强介入
“苏报案”因其激烈的言辞、放荡的主张在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华美的篇章,被称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第一个因言获罪的报案。正是因为《苏报》言论过激,冲撞了政府当局,才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上演了一幕《苏报》剧。也正是如此,《苏报》及其当事主角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谈资,真可谓“遐迩闻其事,妇孺识其名”。①
《苏报》,一家“经营性质的小报”,于1896年由胡璋在上海创办,后因经营不善,于1900年转让给陈范。自从《苏报》为爱国学社“赐金”,聘请章太炎、蔡元培等爱国学社成员为其撰稿后,“苏报案”已然开始上演。其中章士钊任《苏报》主笔,其文辞、思想、主张激烈亢奋,在他的带领下,《苏报》成为了爱国学社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例如章太炎在相关文章中公然将光绪皇帝视为“载湉小丑,不辨菽麦”。种种言行使得清廷当局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不久,清廷以其文章为罪状,控诉他们“故意污蔑今上,诋毁政府,大逆不道,欲使国民仇视今上,痛恨政府,心怀叵测,谋为不轨”。②
随后两江总督魏光焘奉旨与上海领事团进行沟通协商,于1903年6月查封《苏报》馆,章太炎、邹容等六人被捕。就这样,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苏报》馆为被告的审判在租界法庭上演。审讯历经10个月,于1904年5月21日宣判程吉甫、陈仲彝、龙积之、钱宝仁当庭释放,判处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刑满逐出租界,苏报永远停刊。
从《苏报》性质及其宗旨的转变和随之上演的“苏报剧”中不难看出,政治诉求、司法制度、列强的介入是“苏报案”未能发酵“言论自由”观点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