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今日热点 > “新闻”考源

“新闻”考源

发布时间:2020-08-11 16:27:08 点击次数:296

中国新闻真正意义上的诞生大概是19世纪之后的事情,可以说是“西学东渐”与中国固有的“新闻”形式互动的结果。那时,一些西方的传教士基于传教的需要,在我国境内和周边地区创办了许多报刊。随着社会的发展,本为传教的报刊开始刊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逐渐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刊。蒋绍愚先生在《汉语常用词考源》一文中,强调了对常用词溯源探流的重要性,指出这样可以揭示词汇的发展规律,深入理解现代汉语常用词,不仅可以“知其然”,还可以“知其所以然”。“新闻”由最初的简单组合,到凝固成词,直至现在的样子,既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体现,同时部分地反映了社会文化状态的变化。

关键词:汉语;词汇;小报;传教;常用词;文化;报刊;实录;蒋绍愚;成词

  中国新闻真正意义上的诞生大概是19世纪之后的事情,可以说是“西学东渐”与中国固有的“新闻”形式互动的结果。那时,一些西方的传教士基于传教的需要,在我国境内和周边地区创办了许多报刊。外来的新闻概念与土著的新闻形式融合在一起,开始孳乳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本为传教的报刊开始刊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逐渐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刊。后来就有了国内创办的刊物,开始了我国的新闻事业。蒋绍愚先生在《汉语常用词考源》一文中,强调了对常用词溯源探流的重要性,指出这样可以揭示词汇的发展规律,深入理解现代汉语常用词,不仅可以“知其然”,还可以“知其所以然”。“新闻”无疑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然而,“新闻”是怎么来的,其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就不是容易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新”“闻”的组合形式

  据现有的文献材料,“新”与“闻”的最早组合是在唐代,其主要表达两种意义,一是刚刚听说,一是刚刚听说的最近发生的事儿,如《全唐诗》第五○二卷姚合《裴大夫见过》:“解下佩刀无所惜,新闻天子付三刀。”第七四五卷陈陶《题僧院紫竹》:“新闻赤帝种,子落毛人谷。”其中“新闻”为动词性结构,“闻”为动词;《汉语大词典》“新闻”条以唐代李咸用的《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为首证,认为其中的“新闻”是“新近听来的事、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之义。其中“新闻”结合亦是松散的,“闻”为名词,是听到的事儿。“闻”与“见”亦可组合为“闻见”,即所闻所见,《全唐诗》第六四五卷李咸用《冬夕喜友生至》中有“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因此,可以断定的是《全唐诗》中的“新闻”还尚未凝固成词,仅仅是“新”与名词“闻”或动词“闻”的简单组合,“新”“闻”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从意义上看来,似乎能看到现代“新闻”一词的影子。“新闻”的松散组合后世继续沿用,如《古尊宿语录》卷二十一《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语录》上堂云:“庭开金菊宿根生,来雁新闻一两声。” 《元诗选初集·乙集·耶律中书令楚材》:“新闻李侯子,快意复父雠。”以上是动词性“新闻”。名词性的“新闻”如《宋诗钞·芦川归来集钞》张元干《冬夜书怀呈富枢》:“耳聋无用问新闻,矫首何妨目作昏。”在此期间,“新闻”又产生新学到的知识之义,《宋诗钞·东坡诗钞》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新”“闻”的组合随意性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