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导购 > 面对2000亿危废处理市场大蛋糕,谁能笑到最后?

面对2000亿危废处理市场大蛋糕,谁能笑到最后?

发布时间:2020-09-28 09:07:25 点击次数:115


令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的是,2018年会成为中国危废处理市场的一条鲜明的“分界线”。


时间已过半,这条“分界线”也趋向明细。目前,中国危废处理产业增速已经达到新高,大潮退去“裸泳者”出现,一些边缘品牌开始进入淘汰期,新整合开始,自主品牌重排座次……剧烈的调整将塑造怎样的中国危废处理新格局,跨过这条“分界线”后,中国的危废处理产业又将驶向怎样的方向?


在未来三年内按照10.5%复合年增长率高速运行、市场空间将达2000亿元的高位下,中国危废处理市场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长期扎根固废无害化处理的传统平台型企业,已经凭借在本土市场的多年积累以及强大的体系能力,筑起了对抗市场激烈竞争的“堡垒”;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由于未能及时筑起牢固的“护城河”,眼下正面临强势跨界资本与老牌选手的“夹击”。


然而,走向行业巅峰的中坚力量依旧不够稳固,自主品牌阵营的淘汰赛已然加剧,一些弱势自主品牌在传统危废处理领域已经难以为继,纷纷调转船头加速布局循环经济体系。


但成熟市场的残酷性就是赢者通吃,正在回归理性阶段的中国危废处理时长,虽然固废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技术浪潮风起云涌,正经历环保产业链的共计变革,目前来看更有可能笑到最后的依然是那些已经积累了强大资源和综合实力的品质内核,而那些早已跟不上市场与时代的弱者,翻盘的机会微乎其微。




2018年,是一个行业格局调整的分水岭年份。目前危废处理市场整体维持高景气态势,在这个阶段,举步维艰、面临出局的困境对于不论是老牌选手还是新近玩家都同样适用。


目前在运营中的行业规模最大的前10 家企业一共占市场总规模的8%,整个市场远远没有达到一个成熟市场应有的垄断竞争阶段。但强者仍然在扩发自己的优势,目前,包括东江环保、光大国际、雅居乐在内的龙头企业均纷纷加速布局固废处理这一相对“蓝海”产业链。


虽然产业链回暖迹象明显,但紧靠低价策略从长远来看对于品牌提升非常不利,一旦与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贴身肉搏”不成功,其在国内市场的处境会更加艰难。而在这些品牌中,有些在传统固体废弃物处置领域看不到跻身主流的希望,已经全面转向综合服务商。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危废处理行业的“收购潮”有望持续。


早在2016年,就有业内专家预测,国内近百家自主品牌将迎来新一波淘汰赛,淘汰结果将在未来5年内见分晓,最终市场只会留下5—10家自主品牌。但随着危废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本在危废处置领域“穷途末路”的弱势自主品牌,通过发力循环经济,或者转向垃圾焚烧发电,又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但在业内看来,即便转向其他领域,缺乏足够的体系能力和技术实力,上述品牌也不过是最后一搏,翻盘的机会并不大。


另据不完全统计,危废处置行业的天花板还远没有到来,实际全国产生量可能超过8000 万吨/年,处理量不到一半,全行业年处置空间有望达到2000亿元。而等待危废处理自主品牌的,将是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