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金融时报》改革对中国报业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8-27 16:51:39 点击次数:103
摘要:英国《卫报》和《金融时报》利用社会化媒体而完成的报业改革举措,为中国报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金融时报;中国报业;英国;改革;社会化
摘 要:英国《卫报》和《金融时报》利用社会化媒体而完成的报业改革举措,为中国报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面临着报业转型的历史阶段,中国当下已经具备多样性和细分化的社会化媒体发展特征,然而对于《卫报》和《金融时报》所探索的变革经验,还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的媒介生态环境情况才能发挥作用。
关键词:报业转型;卫报;金融时报;社会化媒体
当网络媒体以及移动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逐渐上升之时,报纸消亡的声音就未曾中断。持“消亡论”观点的人往往认为这些网络新媒体将凭借其即时性、广泛性、互动性等传播特点而完全地取代报纸等传统媒体。而报纸业绩逐年下滑,许多报业工作者跳槽至其它媒体,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显而易见,这样的更新换代目前还不会发生——报纸和网络新媒体,二者都拥有着对方所不具备的传播优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正处于激烈的博弈状态。
英国的著名报纸《卫报》和《金融时报》分别在2011年和2013年进行的报纸生存策略改革,为中国报业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模式,它们采取了将报纸内容制作与社会化媒体有机结合的方式。这无疑是中国报纸呼吁改革以来所不曾做出的举措。
因此,本文试图解决这样的问题:究竟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发展到了如何的状况?是否能够胜任报业如此的改革?而《卫报》和《金融时报》的改革措施又是如何具体展开的?中国报业从何种程度上可以借鉴这样的经验?
一、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发展概况
坎塔尔媒体(kantar media)旗下的CIC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化商业咨询服务公司,其出品的《2014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较为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当下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概况(见图1)。该格局图划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分别是“社会化营销核心平台”和“消费者细分兴趣社区”,而从内圈到外圈分别是该类平台的国际对标、平台跨屏分布情况、平台类别以及营销者在该类平台上建议采用的商业策略。
按照CIC的解释,社会化营销核心平台是指拥有大规模用户并占据用户大量时间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可以被认为是大部分品牌的营销投入重点。主要包括了即时通信、视频音乐、博客、微博、社交网络、论坛、移动社交、社会化生活、电子商务这9类平台为社会化营销核心平台。而消费者细分兴趣社区则包括了诸如旅游社交、婚恋交友、商务社交、企业社交、轻博客、图片社交、短视频社交、百科问答、社会化电商等这9类平台。
因而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社会化媒体类别全面,对报纸改革来说,有充分的利用价值,优势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社会化媒体用户的规模庞大,但真正对于报纸内容制作改革有意义的是有一定活跃度的用户。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所发布的《中国网民社交网网站应用研究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约六成用户每天都要访问社交网站,属于粘度较高、活跃度较高的用户,其中,38.2%的用户每天访问多次,20.3%的用户每天至少访问一次。另据CNNIC在2014年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中国社交网络用户量是2.57亿。如此庞大而活跃的社会化媒体用户,将为报纸所可能的改革之路奠定基础。
二、英国《卫报》与《金融时报》的改革举措
《卫报》是英国持自由派观点的综合性全国报纸,也是业界公认的传统媒体拥抱新技术的先锋。《卫报》新商业策略的核心就是“开放”——以内容开放换取用户规模和在线广告,用户可以参与报纸的制作流程。
在开放报道选题方面,2011年10月份《卫报》实施了“开放编辑部(open news)”的测试,将编辑部讨论的各项新闻选题在网络和Twitter上向读者开放,根据读者的讨论和交流,确定报纸的最终选题。
在开放报道渠道方面,网民在《卫报》网站及其Twitter内容之下的评论和回复都有机会进入到《卫报》正式的内容报道之中。在此,只要对2012年《卫报》所发布的一个极其类似于好莱坞大片式的宣传广告略做分析,就可以对《卫报》所试图进行的开放式报道变革获得更为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