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重在释疑解惑
发布时间:2020-08-27 16:51:32 点击次数:210
由于各国与中国的关系状态不同,对中国的认知、感受不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图理解不同,难免出现惯性思维、对接困惑、认知落差、现实忧虑等问题,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一些国家被曲解、误读,而另一些国家表态积极却行动迟滞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传播;释疑解惑;中国;美国;倡议
“一带一路”涉及包括东南亚、中亚、中东欧等地区在内的60多个国家,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经济走廊和跨度最大的文化工程。由于各国与中国的关系状态不同,对中国的认知、感受不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图理解不同,难免出现惯性思维、对接困惑、认知落差、现实忧虑等问题,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一些国家被曲解、误读,而另一些国家表态积极却行动迟滞的原因所在。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合作的展开,项目的启动,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关注热度始终不减,各种讨论、议论甚至争论从未间断过。据统计,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海外媒体有关“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有2500余篇。从中可以发现,国外媒体、专家学者一直试图搞清楚“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不同国家、地区的媒体、专家纷纷从各自立场进行解读,给出了差异巨大、甚至截然相反的评议。①
应当充分肯定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出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介绍这一倡议的理念、宗旨和目标,并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达成合作共识;国内主流媒体也投入其中,全力进行宣传报道。但是“一带一路”毕竟涉及不同地域的6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社会文化习俗、历史发展轨迹不同,对于中国的认知与评价也有所不同,这就使得“一带一路”的共建与对接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许多事例说明,无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是沿线以外的地区性大国,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仍然心存疑虑。这些疑虑有些来自传统偏见,有些则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而逐渐产生;有些属于共性范畴,有些则明显带有某个国家的个性特征。无论如何,这些疑虑的存在将会影响“一带一路”共建的进程与质量,甚至直接影响其落地效果。有鉴于此,释疑解惑应当成为包括媒体在内的对外传播主体共同承担的职责。
从整体上看,不同国家所质之疑、传播主体当解之惑似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惯性思维、对接困惑、认知落差以及现实忧虑。
惯性思维
所谓惯性思维,是指人们基于以往的经历与感受,对当前事物产生的一种套路性认知和刻板印象。例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美国彭博资讯等媒体为它贴上了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标签,由此加深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误解。众所周知,历史上的马歇尔计划带有浓重的冷战色彩,它体现了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把复兴欧洲与遏制苏联结合起来的战略意图。在实施援助的过程中,“马歇尔计划”还附加了许多不平等条件。在经济上,它一方面促进了战后欧洲的复兴,同时也加深了欧洲国家对于美国的依赖;在文化上,美国通过大众传媒、影视产品以及各种消费品等推行美国价值观,抵制和打击左翼思想在欧洲的发展。由于西欧国家在战后重建中有求于美国,它们不得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获取经济援助。
战后美国对亚洲、中东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同样如此。细察之下不难发现,美国发展援助(特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史上的任何一个重大决策,无论是杜鲁门总统的“第四点计划”,还是肯尼迪推出的“争取进步联盟”及和平队,抑或是小布什政府的“千年挑战账户”,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按照美国模式和标准塑造受援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冷战结束后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例如小布什政府推出的“千年挑战账户”,明确规定了受援国在市场经济、政府治理、人权等方面所应达到的标准。为了得到美国的援助,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按照这些标准对本国经济甚至政治体制加以改造。这种以美国国家利益为旨归的发展援助政策,或许暂时能够给受援国的部分地区、部分阶层带来好处,但同时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一些国家推动的民主援助,就引发了这些国家的政局动荡,并间接导致其经济发展的迟滞。因此,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受援国,都有学者对美国的发展援助政策提出过质疑。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对于美国“援助套路”的质疑,也部分投射到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中来。
以“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所在国巴基斯坦为例。历史上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包括发展援助和军事援助)与美国在南亚地区地缘政治利益的变化相契合,时间忽长忽短,数额忽高忽低。这使美国在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心目中形象欠佳,媒体对此也有许多负面评价。2013年5月中国提出共同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倡议后,巴基斯坦政府积极响应,其主流媒体均给予正面评价,几乎形成舆论一边倒的态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基斯坦国内的一些重要媒体开始发出质疑声,诸如中国在巴投资将会给巴基斯坦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中国公司的大规模进入将会控制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获益的只是中方,等等。虽然中巴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双方互称“铁哥们”,其舆论主基调是积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巴基斯坦国内存在着不同的政治派别,各派在“中巴经济走廊”路线图以及投资回报的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看法,亦不排除“惯性思维”之下的疑虑与偏见。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即便有了良好的开端,仍然有可能因为舆论的反弹而出现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