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今日热点 > 吴廷俊 王大丽:增强核心竞争力,减少“可取代性” ——二论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出路

吴廷俊 王大丽:增强核心竞争力,减少“可取代性” ——二论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出路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2:26 点击次数:101

随着“公民新闻传播”现象的出现,以及中国新闻教育呈现出的极强的可取代性,“新闻教育是否有继续下去的必要”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下新闻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新闻教育的可取代性进行了再检讨,发现其实质是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根源是教育理念不正确,要害是新闻教育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合格记者”进行了再界定,明确指出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记者,并提出了培养合格记者的具体措施——博览、深思、多行。

关键词:新闻教育;核心竞争力;可取代性;培养目标;合格记者

  【英文标题】The Way out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作者简介】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74;王大丽,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4

  【内容提要】随着“公民新闻传播”现象的出现,以及中国新闻教育呈现出的极强的可取代性,“新闻教育是否有继续下去的必要”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下新闻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新闻教育的可取代性进行了再检讨,发现其实质是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根源是教育理念不正确,要害是新闻教育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合格记者”进行了再界定,明确指出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记者,并提出了培养合格记者的具体措施——博览、深思、多行。

  【关 键 词】新闻教育 核心竞争力 可取代性 培养目标 合格记者

  前言

  笔者多次讲过,中国新闻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主要是因为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存在“两脱离”,二是存在“可取代性”。这篇文章是针对第二个问题所进行的讨论。[1]

  大学新闻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其合法性和必要性就一直受到质疑。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web2.0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传播”现象出现,这种以社会民众为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借助“博客”、“维客”、“播客”、“晒客”等各种新兴传播手段,“使以往没有机会参与媒体专业报道的普通人开始扮演积极的角色,由此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向大众传播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俨然进入“全民记者”时代,似乎新闻传播活动已经不再必然是一种职业化的传播活动,这就使得新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再次遭到质疑。甚至宁波某报社一位主编不无偏激地宣称,“除人大、复旦等几所名校外,其他大学应该取消新闻专业”[2]。难道新闻教育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不是,如何消除这些质疑?

  本文认为,无论“公民新闻传播”时代下新闻业的开放程度有多大,专业新闻记者永远都是需要的,正像人人都会做饭,但还是有专业厨师一样,并且时代信息化水平越高,新闻业越开放,人才构成越复杂,专业新闻记者的需求度就越高,对专业记者的素质要求就越高。因为,日渐式微的新闻精神、新闻伦理需要专业人员的构建和保护,纷繁多变的时局需要专业人员的判断和分析,真假混淆的信息需要专业人员的筛选和把关。那么专业的新闻记者从哪里来?毫无疑问,主要来自大学新闻教育的培养。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西方还是东方,大学新闻教育开办的直接动力都在于为新闻业培养合格的、专业的新闻记者。如普利策投资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时,最初的目的便是“对内‘提升报业职业标准’,对外‘提升新闻业的社会地位,成为有教养的专业人士’”。[3]再如“日本最早的新闻记者学校和第一本新闻学著作都是针对当时报纸和记者缺失社会责任的现实诞生的。”[4]而中国新闻教育的诞生也是由于当时的有志之士不满于“新闻界人才之寥落”[5]的现状。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大学新闻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为什么中国大学新闻教育的存在受到质疑呢?除了新闻科技发展、传播方式变化、新闻学理论的演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目前的大学新闻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可取代性”。

  一、中国新闻教育“可取代性”的再检视

  当下中国新闻教育呈现出的严重“可取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新闻专业办学状况出现“三个无论”现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教育的办学规模逐步增大,甚至呈现过度增长趋势,1995-1999年,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70个左右;2005-2007年,每年平均增加的数字突破了100个。[6]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7]在这种过分追求数量思想的影响下,新闻专业的办学状况呈现“三个无论”的现象:无论是否具备充分的办学条件,只要想办都可以办新闻,乃至全国二级学院大部分都办了新闻专业;无论什么专业背景的教师,只要需要都可以调来教新闻,一些教师自己没有学过新闻,也没有新闻实践,甚至不知新闻为何物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站上讲台讲新闻;无论什么文化程度的学生,只要愿意都可以进入或转入新闻专业,学校的文娱生、体育生大多被安排到新闻专业,一些留级生也“流”到新闻专业,问之则曰:“新闻专业好毕业。”

  (二)新闻专业毕业生与新闻界人才供求呈“两多数、两不是”现象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新闻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新闻教育自身的超速发展,在校新闻专业学生人数急剧膨胀,加之专业领导人办学思想不甚明确,师资队伍跟不上,教非所需,学非所用,培养出许多万金油似的“人才”,致使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出现明显的“可替代性”,各个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抢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饭碗,从而导致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与新闻界的人才供求关系上呈现“两多数、两不是”的现象——新闻专业毕业生多数不是进入新闻界,新闻界所招进的新人多数不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各媒体招收毕业生,一般首选的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所谓“科班出身”,不得已才招收文、史、哲专业的学生。21世纪以来,随着传媒业快速专业化,传媒业招收的毕业生趋向其他专业背景的越来越多,尤以金融、经济、法学、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受欢迎。比如,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上海)、《经济观察报》(山东)、《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广东)5年来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再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05年、2007年、2010年三年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到媒体就业的百分比依次为:18.84%、12.31%和11.76%。[8]数据之低让人吃惊,且此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中国新闻教育“可取代性”的实质分析

  要讨论新闻教育“可取代性”的实质是什么,我们首先应该清楚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专业被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9]有教育学学者根据上述定义,认为:“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10]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专业在大学里存在并发展的最重要凭据便是它对于某学科人才培养和对于某社会职业的“不可取代性”,要想实现“不可取代性”,则必须有独特的培养目标和独特的培养计划,从而培养出其他专业无法培养的人才。因此,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专业,其存在的最本质依据便是其应该为新闻业培养特殊的专业人才,它应该有一套独特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然而,当下我国的大学新闻学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却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大学新闻教育“可取代性”的实质是培养目标不明确

  1.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所谓“全才”、“通才”的培养目标

  20世纪末,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强调高等教育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1998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压缩专业数量,拓宽专业面向。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新闻传播学的本科专业由原来的九个缩减为四个,即: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随着教育部这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各高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基本上都把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新闻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往往“既要求学生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又要具有创新性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1]简单地讲,就是要培养新闻“通才”、“全才”。所谓“通才”、“全才”,就是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会。不论学生的兴趣如何,不论教师的能力如何,也不论教育资源的限度如何,力争“求全”、“求广”。

  2.新闻专业培养计划分析:所谓“宽口径”、“适应性强”

  在培养“全才”、“通才”这样的目标指导下,许多新闻专业制定并贯彻以“宽口径”、“适应性强”等为原则的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大量开设文、史、哲、社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概论类课程。我们查阅了国内一所教育部重点大学“新闻专业本科培养计划”(2011年版)发现,在大学四年共2208个学时、138个学分的总计划中,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有760个学时(必修664个,选修96个),47.5个学分(必修41.5个,选修6个),占课程体系学分的比例高达37.37%,另外,学科基础课程中的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包括哲学导论、中国古代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二、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经济学原理)有208个学时,13个学分,占总比例的9.41%。也就是说,非专业课程总共占到总学时的46.73%,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占20.29%,专业核心课程占19.93%,专业方向课程只占13.04%。

  (二)“可取代性”的根源是教育理念不正确

  1.新闻教育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

  这里首先要明确,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这个问题本来早有定论,现在却争论不休。事实上,争论的产生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即中国大学扩招后,出现了两个“激增”:大学数量激增和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于是有人说,中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急速进入了“大众教育”。[12]这是一种只从在校人数这一个方面来解读“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所出现的误解(高等教育的公认标准: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者称为精英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者称为大众化教育)。我们认为,这一争论产生的更为本质的原因在于大规模扩招造成的大学贬值,许多大学无论从师资、教学条件,还是从教育理念看,均不能称之为“大学”。当下的中国,不是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而是由于大学门槛逐步降低,大学教育日益降格为谋职前的培训教育;原本可以作为大学灵魂而存在的大学精神逐渐丧失,大学不能再继续担当起培养社会精英的责任。

  我们认为,大学是精英的殿堂,是培养时代引领者的地方,大学教育在本质上是精英教育,这一本质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不能改变。有人说,虽然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但是“新闻有术无学”,因此新闻教育不应是精英教育。这种观念更是没有充分的立足理由,新闻教育既然已经跻身大学殿堂,就应该秉持大学教育的灵魂和精神,也应该且必须是精英教育,况且从培养“时代引领者”、“社会捍卫者”这一角度看,新闻教育更是名符其实的精英教育。

  2.新闻教育是培训技能还是养成素质?

  这里所说的“素质”包括品性素质和能力素质两部分。基于心理和生理的素质称之为品性素质,简称品性或品质,在品性素质的基础上由后天养成的素质称之为能力素质,简称能力。这种能力素质与操作层面的技能是有区别的。“技能”与“能力”都是记者所必须具备的,但是,“能力素质”比“操作技能”更有价值。美国新闻教育的开创者普利策对此问题曾公开表示:“一个编辑只要有教养、尊重精确原则、热爱真理、热心服务公众,采集新闻的技巧是绝不成问题的。”言下之意,报人的知识面和道德操守远比职业技能更为重要。[13]普利策对待此问题虽有些极端,但并无道理。新闻教育如果只是教授给学生一些勉强可以谋生的技能手段,那么它必然会失去自身的价值。同样的,如果新闻业大量聘用只懂得简单职业技能的人才,那么也会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所说的,“新闻会成为一种单纯的‘信号系统’而失去它的社会意义。”[14]因此,我们认为,新闻教育应该坚持真正的大学教育理念,在加强品性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发现能力、批判能力、平等沟通等能力的素质培养,而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能培训这一操作层面上。然而,仔细分析当下我国新闻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大量的新闻教育单位把新闻教育降格成了简单的技能培训,这种教育理念是否合理?答案是否定的。

  (三)“可取代性”的要害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1.任何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能培养无可取代的专业人才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也称核心能力,最早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r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新概念,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15]关于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专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在我国还处于概念引进、模仿的阶段,因此,无法进行确切的定义,但是可以定论的是,不论对于组织,还是对于个人,核心竞争力都是最具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任何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便是培养无可取代的专业人才,就像法律专业培养律师和法律专业人才,电气工程专业培养电气工程师,医学专业培养医生一样。这些专业的大学教育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不论是在职业精神还是在职业技能上都具有独特性,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据此,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够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即“合格记者”。

  2.“万金油”式人才不是“合格记者”

  当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培养并已经培养出了大量“万金油”式的人才,即什么都学了一点,但什么又都没有学透、学精。他们虽然学习了大量文、史、哲、经济、法律等课程,但是在写作功底上,不如中文系的学生;在发现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上,不如社会学系的学生;对于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素质而言,不如哲学系的学生有远见、有深度;对于某些经济问题的理解上,没有经济系的学生精辟;对某些法律问题的把握上,没有法律系的学生在行……

  我们认为,这种“万金油”式的人才没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不是合格记者,进入新闻业没有竞争优势;只培养一些“万金油”的新闻专业当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