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新闻传播学的“嵌入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2:25 点击次数:324
作为一门学科,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创造力和学科影响力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曾专门对新闻学的学科影响力进行详细调研,发现无论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统计数据,还是CSSCI刊物上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论文被引用情况看,与相近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确实地位较低、影响力偏弱。
关键词:传播学;研究;嵌入式;新闻传播;学科
身份焦虑和新的可能
作为一门学科,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创造力和学科影响力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曾专门对新闻学的学科影响力进行详细调研,发现无论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统计数据,还是CSSCI刊物上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论文被引用情况看,与相近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确实地位较低、影响力偏弱。①
与此同时,新闻传播学科还被涂沫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面对如何处理新闻传播与“现实政治”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研究者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无法回避的张力之中:不少研究者要么成为政治话语的诠释者和注解者,要么干脆“去政治化”,对政治和历史展现出一种生硬的“拒绝”。
潜藏于新闻传播学科里的这种“先站队、再思考”的模式导致了一种双向的封闭。一方以政治话语代替了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话语,另一方则游戏于学术概念和学术名词之间。在这种现实下,新闻传播学科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同样是各取所需式的“自助餐”:你吃你的、我吃我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在这一现实前提下,引进再多的西方理论恐怕也无法带来学科的繁荣。
新闻传播学科内部的“分裂”,还有着这一学科本身的原因,新闻传播学从来没有获得长期的稳定地位。它的“边界”、“基本问题”,以及“特殊语言”和“看世界的方法”②等,始终受到质疑和追问。美国传播学研究的“芝加哥学派”和“哥伦比亚学派”看待传播学的视角和关注的问题迥异,欧洲学者更是将媒介研究与文化研究,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在一起。
身处这种既来自学科自身、又来自学科与政治特殊关联的双重压力下,研究者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我是谁”的焦虑感。缓解这种焦虑需要不断进行关于“认同”的自我暗示,而以“界限”为核心的“认同”又不断生产着封闭和“内卷化”的倾向。显然,一个封闭和内卷化的学科难以参与更广泛的社会讨论,更谈不上对整个社会科学做出独特贡献。
伴随着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新闻传播的难题正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新闻传播像空气一样越来越展现出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特性。“社会的信息化”成为一个政治词汇,各类新闻和信息的传递与社交、商业、金融等等紧密缠绕在一起。但反过来思考,这不恰恰证明新闻传播本来就并非一个孤立的“实体”?技术的发展、社会诸方面条件的成熟,只不过让它的本性和潜能前所未有地得到了展示和爆发。
回过头来,放弃有意无意的“封闭”和“内卷化”,将新闻传播还原到其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思想脉络、还原到一种关联性和“总体性”方法,还原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放弃无谓的“画地为牢”,采纳一种“嵌入式”的研究方式,能否带来理论发展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