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苏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色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2:20 点击次数:159
摘要:●阿斯买·尼亚孜新疆柯尔克孜文报业历经58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特色鲜明的报业体系。
关键词: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柯尔克孜文版;新疆;报社
● 阿斯买·尼亚孜
新疆柯尔克孜文报业历经58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特色鲜明的报业体系。柯尔克孜文报纸始终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最贴近基层少数民族群众的新闻媒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克州根据本州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重视发展经济、文化工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柯尔克孜文报业取得了较大发展,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和较明显的特点,其中以柯尔克孜文《克孜勒苏报》最具代表性。
《克孜勒苏报》(柯尔克孜文版)是我国唯一一张用柯尔克孜文出版的报纸,报社位于新疆阿图什市。该报1957年1月正式创刊,1960年4月停刊。1979年12月1日,柯尔克孜文版《克孜勒苏报》复刊。1980年初,该报重建柯尔克孜文编辑部,恢复了编委会。《克孜勒苏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柯尔克孜文,为四开小报,周2刊,先试刊一个月,后正式出版发行。当时《克孜勒苏报》报名居右边,报名下方是汉文繁体字——克孜勒苏报,出版日期和期数居其下,版面为横排式。1984年8月,改为对开四版,出版日期和期数居报名左边。1985年,克孜勒苏报社归属州宣传部主管。下面分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克孜勒苏报》柯尔克孜文版的主要特点。
新闻信息量不断增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克孜勒苏报》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普及科技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当作主要任务。它在克州全方位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中的成就和经验、广泛反映克州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促进克州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此外,它也向读者介绍独具特色的柯尔克孜族民俗习惯、克州的自然风光等。该报的主要读者对象是柯尔克孜族以及部分能读懂柯尔克孜文的其他少数民族读者。
《克孜勒苏报》柯尔克孜文版复刊初期,报纸70%的篇幅刊登新华社、《新疆日报》及其他报纸的新闻稿。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知识与生活”、“科学技术”、“文明礼貌”、“新作风、新生活”、“知识问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克孜勒苏报》柯尔克孜文版重视使用本报记者的自采稿件,在报纸上本报记者的自采稿件占30%;各级政府的文件、领导讲话、各类通知、规章制度和会议精神占13%,新华社通稿占12%,通讯员来稿占10%,转载其他报刊的文章占10%,自行投稿占25%。
从报纸内容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该报设置“山花”、“经济报道”、“健康”、“法制”、“民族团结”、“焦点访谈”等固定栏目;非固定栏目有“党的建设”、“我们的文化继承”、“经济信息”、“知识”、“生活”、“教育普及”、“卫生信息”、“法律基础”等。从具体版面看:第一版为要闻版,体现了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州党委的意图,是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第二版为经济版,不但突出经济报道,反映市场需求,介绍生财之道,指导社会消费,注重对农牧民服务,还有新华社电稿选编的“国际贸易”、“国外商情”、“世界金融”、“外贸短波”等栏目;第三版为综合版,除了包括“党的生活”、“家庭生活”、“新一代”、“文摘”等比较大的专栏以外,还包括“祖国各地”、“国际知识”、“国际一周要闻”等小专栏,另外,关于政法、文教、卫生、妇女等方面的内容也比较多,这些内容以本州的为主;第四版为文艺副刊版,主要刊登本民族散文、诗歌、小说等文艺创作,满足了读者需求。
该报记者在新闻采写方面,不断朝着真、短、深、广、活的方向努力,而且扩大了报道面,新开辟了“沙浪”、“星期天”、“周末”、“文苑”、“文化生活”、“在兄弟地州报纸上”、“报刊文摘”、“经济消息”、“经济交流”等专版专栏,文艺副刊所刊载的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的质量普遍比以前有提高。
此外,在报纸版面形式方面重视体现各版面的特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克孜勒苏报》重视刊登本地新闻,报纸上关于州内的新闻照片比较多。报纸版面设计越来越活泼,在上世纪80年代报纸基本栏为四栏,文章标题大多基本上一样,栏缝之间被黑线隔开。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报纸版面分为五栏,字号也随之变大,但没标注各版面名称;栏缝之间不再被黑线隔开,而是被空格取代;标题有底纹装饰,插图和花边更加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