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纸媒价值如何重构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2:18 点击次数:176
传统媒体面临冲击与挑战,价值消减是不争的事实。纸媒何去何从已成为业界和舆论的关注焦点。建立“派牌”和“抢牌”制度,组织和协调媒体对谣言进行调查核实并予以辟谣,用实实在在的辟谣行动赢得了网民的认可。
关键词:纸媒;传统媒体;辟谣;受众;生产
传统媒体面临冲击与挑战,价值消减是不争的事实。纸媒何去何从已成为业界和舆论的关注焦点。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于与新媒体竞争中共生、融合,通过重构价值获得新生。
受众注意力决定新闻内容生产
自媒体时代,如何让生产的新闻喜闻乐见,是衡量纸媒价值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直以来,传统媒体的新闻都是由编辑部制造的,生产较为封闭,基本上是生产什么内容,读者看什么。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新闻生产已经完全去中心化,从信息来源到新闻采制到传播发布,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非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当下的传统媒体不能无视这种新闻制造的力量,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是要想方设法挖掘这一巨大的新闻富矿,主动尝试开放新闻生产环节,探索和寻找与社会大众一起进行新闻生产合作的方式。
2013年7月2日,原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刘建锋在新浪博客中发布了《独立记者征求后援》一帖,宣告正式启动众筹项目。他在帖子中称,准备以独立作者和社会问题观察者身份,用独立调查手法,选择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争议新闻人物以及重大内幕进行报道,一年完成4至6个选题。凭借自己过去从事调查报道的名声,他筹得了自己所需的资金,当年10月中旬,刘建锋署名“独立调查作者”的第一篇报道《平度超限战》出炉,这也是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众筹新闻。
这一年的11月28日,我国首个众筹网正式宣告成立,至此中国的众筹新闻生产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众筹网发起者称,媒体记者或是自媒体人都可以在众筹网发起新闻报道计划,并筹集资金,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资助款达到预期数额,这笔钱将用于资助媒体人开展报道或是调查。虽然中国众筹新闻还存在运行模式和合法性边界尚不清晰,但至少能说明一个问题,媒体的新闻活动只有充分尊重受众和市场的需求才会获得认可。
从这件新生的事物中不难看出,在自媒体风生水起的当下,纸媒的价值现在要根据用户的注意力,对新闻进行挖地三尺,从而最大可能地满足读者需求。
从众筹新闻这一新鲜事件可见,在平台过剩的新媒体时代,对于受众而言,通过哪个平台观看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哪个平台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平台和内容数量无限扩张,信息严重过剩,而受众的注意力严重稀缺,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竞争力的根本还是受众的注意力。
从快阅读到深阅读的过渡
一直以来,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是我们的办报方向,办一张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厚报也是读者和市场对报纸的期待,但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厚报在互联网时代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因此,当下我们应牢固树立不拼海量拼质量的理念,毫不犹豫地将信息的量让渡给新媒体,在信息的质上狠下功夫,把厚报办“薄”,将内容办“厚”,通过精心筛选和编辑,将有用的信息提供给读者,让他们花最少的时间看最想看、最需要的信息。
南方都市报从2001年开始日出70多个版,号称“中国最厚的报纸”。2004年3月,南方都市报推出一期特刊,总计14叠304个版,创造了国内厚报之最。那个时代,厚报给读者带来巨大冲击力,读者会觉得你了不起,各家报纸以厚为傲。时过境迁,现在再出100个版,200个版,估计读者也不会有太大反应,甚至不屑一顾,因为在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根本是你几百个版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