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解读基于传媒视觉化的儿童媒介使用困境

解读基于传媒视觉化的儿童媒介使用困境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2:10 点击次数:199

儿童将注意力倾注于视觉信息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成人造就的传媒视觉化环境恰好适应了儿童的认知特点,这无可厚非,本文质疑的是传媒视觉化存在自身无法消解的负面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儿童媒介使用造成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传媒视觉化;儿童;媒介使用;困境;传媒;媒介;困境;受众

  【摘要】儿童将注意力倾注于视觉信息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成人造就的传媒视觉化环境恰好适应了儿童的认知特点,这无可厚非,本文质疑的是传媒视觉化存在自身无法消解的负面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儿童媒介使用造成的消极影响。通过描述缘于传媒视觉化的儿童媒介使用困境,意在提出这样的观点:儿童仅靠其自身无力规避传媒视觉化负面因素的影响,成人应该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并应努力帮助儿童在尽享视觉传媒优势的同时,摆脱传媒视觉化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传媒视觉化;儿童;媒介使用;困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曾经是人类对视觉的期许,也是人类推崇视觉的重要理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现代社会空间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1]精致昂贵的大开本彩色期刊、色彩绚烂的广告画面、常换常新的舞台节目,唯其视觉冲击力强,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现代传播技术的裹挟下,视觉早已不再仅为满足“为实”的需求,视觉表征了更为广泛的意义:迅速、直白、温情、亲近、认同和满足……视觉被强调至一个空前的高度,且这种突出和强调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传媒视觉化的含义

  本文讨论的传媒视觉化,是指在技术的强大作用下,人为放大、突出视觉因素,用影像覆盖社会空间,将视觉刺激应用于尽可能广的传媒领域,通过使受众接受视觉冲击提升传播效果的媒介现实。

  原初意义上,视觉化的主体是单个的受众,视觉化发生于受众的思维过程之中,这个思维过程并不排斥其他的感知觉形式,它恰恰需要调动起各感官的协调行动以达到认知的目的。而传媒视觉化激发了视觉因素隐含的排他性,在把视觉的重要性放置为绝对优势地位时,其他感知觉的方式必然相对处于弱势或者说是被忽视的次要地位,在传媒视觉化的运作中,传媒业者是行为的主体,而受众却在这场视觉化行动中被挟持、被客体化了。

  二、传媒视觉化存在无法自我消解的负面因素

  众所周知,人类接纳信息的总量中有80%来源于视觉。视觉图像往往直截了当、浅显易懂,也容易引起共鸣,视觉带来感官快感,但它并不仅仅只是感官刺激,与语言文字一样,视觉同样能进行表征的意指实践。传媒视觉化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得以蔓延。

  但问题在于,传媒的普遍视觉化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传媒文化品位降低,解释和教育功能衰退,并进而影响受众对信息理解的肤浅化,甚至传媒视觉化会在事实上起到满足窥私欲、助长媒介暴力的反作用。

  如果传媒业者不能及时正视传媒视觉化趋势中的消极因素,这场着意于传媒业进一步兴盛的视觉化转向也有阻碍传媒健康发展的副作用。

  三、儿童成为传媒视觉化负面因素影响的最大承受者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其主动迎合视觉化传媒。儿童的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其活动尚处于成人监控之下,儿童的心理懵懂,既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来对媒介作出判断,也没有恰当的自我控制能力有目的地进行媒介选择。儿童大多追随自己多动、喜欢变化的天性,主动选择视觉冲击力强的事物,以此引起情绪的刺激,寻找快乐。如下图所示,在传媒生态环境之中,视觉因素渗透了儿童媒介行为的每一个阶段,下图并不能显示出视觉化的负面影响,但能描绘出视觉因素与儿童属性天然的相互配合。

  儿童媒介的内容完全由成人提供。儿童日常使用的媒介无外乎书刊和电视、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形式上,儿童的选择面并不狭窄,但这些媒介的内容都是成人提供的。“对福柯来说,权力是循环的,它从不被一个中心所垄断,权力经由一个网状组织被配置和行使”,[2]可见,儿童也在成人建构的传媒之网中,无法脱离由成人掌控的媒介环境。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市场上的童书制作倾向于使用精美的纸张,涂抹大块绚丽的色彩,运用密集的图画式样;电子媒介更不用说,流行于儿童中的卡通节目、电脑游戏,都呈现出强调人物造型别致、画面精美、画面变换迅速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在儿童中流传甚广的杂志,如《小溪流》《小学生作文选刊》已经不复当日之况,而当时风行的动画片如《黑猫警长》《葫芦娃》之类,用今日的标准来衡量,其视觉冲击力是远远不够的。

  儿童并不主动就传媒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所谓传媒视觉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是成人依据常识习惯,基于对现实的把握、对未来趋势的预测而作出的判断。儿童时期,孩子处于逐渐社会化的过程当中,对各种规则和约束的感应也是渐次形成的,他们往往着重于自己天性当中的自然指引,不会主动就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判别,而这恰恰是儿童的纯真所在。尤其是刚刚入学的儿童,他们刚刚脱离幼儿的行列,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识得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具备了接触电脑的基本能力,加之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多,信息量猛然增大,经常说出让成人骤然一惊的儿歌和童谣,这其中不免掺杂很多他们似懂非懂、实际已逾矩的内容,但孩子们并不能作出判断,往往乐在其中。对于耳熟能详的谈话内容,儿童尚且不知去芜存菁,更遑论主动去识别媒介用途、调整自身的媒介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