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市场 > 国际传播理论范式更替和全球传播秩序 ——与斯巴克斯教授的对话

国际传播理论范式更替和全球传播秩序 ——与斯巴克斯教授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2:10 点击次数:142

作者与科林?斯巴克斯(Collin Sparks)教授以对话形式,围绕斯巴克斯教授2007年出版的《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Mass media)一书,回顾了国际传播研究的历史,讨论了国际传播研究中发展传播、媒介帝国主义和全球化等理论范式,探讨了学者在社会发展和全球传播中的角色并且探索了国际传播新研究范式的可能性。

关键词:国际传播;理论范式;发展传播;媒介帝国主义;全球化

  【本文提要】作者与科林?斯巴克斯(Collin Sparks)教授以对话形式,围绕斯巴克斯教授2007年出版的《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Mass media)一书,回顾了国际传播研究的历史,讨论了国际传播研究中发展传播、媒介帝国主义和全球化等理论范式,探讨了学者在社会发展和全球传播中的角色并且探索了国际传播新研究范式的可能性。

  【关键词】国际传播 理论范式 发展传播 媒介帝国主义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 G206

  科林?斯巴克斯(Collin Sparks),香港漫会大学新闻系教授,曾任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新媒体对媒介系统的影响力。

  一、现代性与发展传播学

  沈国麟(▲):在您的《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一书中,您标出了国际传播理念演变历史中的三个关键性时期:1947年冷战的开始,1968年激进主义的全球浪潮,1989年原苏联的解体。您是否认为意识形态斗争主导了整个国际传播的进程?

  科林?斯巴克斯(●):我认为三波(国际传播)理论的浪潮很明显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关联。发展传播理论是冷战的产物,该理论的产生是为了对抗共产主义的威胁。学者们的反共是具有自觉意识的,罗斯托1960年的著作《经济增长的阶段》的副标题就是“一个非共产党的宣言”。罗杰斯甚至哀悼一个事实:唯一认真对待发展传播理论的地方就是中国,因为在那里他们有意图地推动整个人口实现现代化。这些学者非常清楚在那段时间里他们正在打冷战,他们要努力阻止苏联扩张。

  1968年以后,(国际传播的)主导理论非常清楚地与对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重新发现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还有对越南战争的抗议,这种抗议使整整一代人在思想上激进化了,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这些对帝国主义、民主传播、参与性传播等等的关怀非常清楚地被定位于那个时代。

  谈论全球化是1989年结束的产物会有更多的争议。很明显还有其他的理论根源,但我认为全球化理论是在1990年代取得了胜利。那时有一种感觉,历史的斗争已经终结了。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国家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的角色,不再会有任何严重的国际冲突了。人们可以把视线从帝国主义理论所描述的冲突转移到全球市场的良好效果上来。我认为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2008年。其间有西雅图抗议和入侵伊拉克,但关键事件是2008年由金融危机所导致的资本主义危机的重现,它标志着全球化乐观面向的终结。自那以后有许多著作标志着帝国主义理论的重新介入。

  追溯创造这些理论的时间非常容易,要么看看这些理论何时变得有力量,要么看看这些理论的内容如何影响了不同的主要思考方式。

  ▲:现代性是一个如此庞杂的概念,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思想、观念和价值。发展中国家拥抱现代性与解放、反抗殖民和赶超西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把现代性传播到发展中国家的过程中,现代性中的有些部分被接受,有些部分则被拒绝了。就发展传播学而言,当在发展中国家传播和发扬现代性的过程中,西方的学者和专家有没有遇到过怀疑和批评?这种反馈有没有对发展传播学中的主导范式和参与范式进行修正呢?

  ●:这个很明显各有各的不同。你可以说美国人想要在阿富汗传播现代性,当然他们正在面对反抗。从经典定义上来说,传播现代性并非发展传播学的目标,我认为现代化在不同角度受到了抵制。我在书中给出了许多关于发展传播项目的例子。我想要谈论一个被很好研究的拉丁美洲的例子,他们试图给妇女提供媒体,通过接收和传播信息从而赋予妇女权利,使女性能以此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但一部分男人抵制这个项目,因为它解放了妇女,而一些妇女也不想被外来者现代化。

  发展传播理论中的参与范式并不由单一的现代性观念来运作。主导性范式说,我们知道你们想要什么,我们是科学家,我们理解你们,就用这种方式做吧。但是参与范式却问:“你们想要什么?”

  ▲:如同您说的,不管最终这些想法有没有意义,提出这些想法的人能够参与一个严肃的知识生产过程,并且他们的动机就是他们所相信的服务于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最佳利益。但问题是这些学者如何知道穷人的最佳利益以及穷人最想要什么呢?

  ●:这些学者认为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穷人的最佳利益。他们认为,“我们是由现代科学所武装的,现代科学帮助我们看到真相是什么,我们并没有被人们的偏见和无知蒙蔽了眼睛,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是他们所想要的”。以我为例,我不知道什么引起了疾病,我去看医生,他有足够的知识,他会告诉我如何处理它。一般而言,这就是主导范式所宣称的:他们拥有超级知识。

  ▲:国家在发展传播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如同你在书中所说的,理论探索和发展实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这是显而易见的,它也导致了一个悖论,需要仔细地检视:主导性范式在理论上已经过时了,但在实践上仍然保留着很强的效用;而另一方面,参与范式在发展理论上是胜利了,但在实践中却缺乏实质性的支持。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因为主导性范式依靠国家,而参与性范式看上去民主但缺乏国家的参与?

  ●: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部分资源来自国家预算,来自像世界银行这样的大型机构,它的背后是由少数几个大国支持的。运作这些事情的人们有一个有关世界将如何改变的非常清晰的理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时间推行“华盛顿共识”,这伴随着一个非常清晰的理念,即社会应该如何改变,你应该去掉补贴、放开价格、把公共部门私有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余地去问人们他们究竟想要什么。健康传播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菲律宾有一个国营的卫生服务设施运行得非常好,然后一些人说应该把它转成私有的。谁来决定?世界银行。它希望改变事情所依赖的机制并且不允许广泛的参与。权力的实质意味着参与范式没有很大的预算。他们要不到足够的资源,因为资源属于那些不想要大规模参与的人。他们想要主导而不是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最明显的例子,他们想要特定形式的改变。

  ▲:为什么如今在美国或者欧洲最好的学术机构中鲜有人对发展传播学感兴趣,也没有兴趣对主导范式进行批评,或者对媒介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之间区别的含义感兴趣?是不是因为冷战结束了,而“发展”作为一个关于传播和社会的理论直接来自冷战的需要?

  ●:在实践中仍然有许多发展传播的项目,但很多人在理论上对它已不感兴趣。向全球化的转变并没有为社会发展提供很多空间。在西方,对发展传播学没有很多兴趣是因为在知识上缺乏空间。另一个强有力的因素是世界存在着发展的另一种路径。在上海,我们正处于其中。人们说:“我们知道如何发展,看看中国是如何做的。”这是理解上的转变。主导性范式是建立在美国模式上,在小规模程度上是日本,但在更大的层面上而言,中国提供了关于现代性的另外一种大观念。(中国)并不是按照西方观念来现代化,而是另一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综合性现代化。你们并不需要西方式的个人主义来现代化,但你们可以用儒家、集体主义来现代化。你们并不一定要用民主、资本主义来现代化,而可以用共产主义。这与现代性的经典概念完全不同。

  让我们看看非洲发生了什么。那里存在着另外一种发展范式。那里有一种竞争,一边是美国和英国,另外一边是中国。哪种模式更适合?10或15年之前,有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代表了一种非西方的模式——我在书中引用了这种观点。因为过去20年中经济发生了变化,对于日本模式的信心也越来越少,而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中的表现,形成了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在中国国内可能并不被认可但在国际上被认可。我说的是“北京共识”,这相对于“华盛顿共识”而言完全是另外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