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2:10 点击次数:94
现实的维度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面临着精神诉求的困境、实践方式的困境、传媒整合的困境和话语转换的困境。如何克服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走出传播困境,需要在传播实践过程中化解理想化与世俗化的矛盾、精英化与草根化的矛盾、碎片化与统一化的矛盾、外来化与本土化的矛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困境;矛盾;马克思主义;传播;大众化;现实困境;精英文化
【英文标题】The Realistic Communication Pligh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作者简介】李春会(1979-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法学博士(吉林长春 130117)。
【内容提要】现实的维度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面临着精神诉求的困境、实践方式的困境、传媒整合的困境和话语转换的困境。如何克服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走出传播困境,需要在传播实践过程中化解理想化与世俗化的矛盾、精英化与草根化的矛盾、碎片化与统一化的矛盾、外来化与本土化的矛盾。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 困境 矛盾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692(2012)01-0006-05
时代维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向度,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要尊重历史,借鉴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功经验,又要直面现实、针对现实、诠释现实、引导现实。因此,从现实的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的现实困境与问题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精神诉求的困境:理想化与世俗化的矛盾
人是未完成的存在,理想性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生活的维度,赋予人的生活以意义,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任何时空境遇的人都有自己理想性的精神诉求,不仅需要形下的物质满足,还需要形上的信仰支柱,以满足人的智力追求,安顿人的现实生命,慰藉人的心灵,实现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这是人的精神诉求。精神诉求是关注人本身的文化精神,既指向人的理想层面,又关注人的世俗层面,它是对人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双重关怀。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价值理想,更是一种现实的积极的批判的实践活动和运动过程。
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重新审视,建立了与以往一切历史观根本不同的历史观。“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79可见,马克思主义不但用唯物史观发现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规律,在全世界无产者心中确立起共产主义的信仰,而且也强调了对人的物质的世俗的衣食住行的现实关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过程中,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形上的终极信仰与行下的世俗需要、目标认同与实际行动之间会出现差距甚至矛盾。马克思主义所表达的理想是美好的、有意义的、值得追求的事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所追求和憧憬的最高价值,即社会的理想、信念、信仰,蕴含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文明和谐等基本要素,从宏观的终极价值目标和最高的价值主体层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追求,而价值本身就包含了对世俗化的超越。必须看到,意识领域纷纭复杂和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长期的一元意识形态统领,其他价值观念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样状况不同程度地导致在理论传播和思想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想神圣化、悬浮化,有效受众局限于精英知识分子中间,普通人对此难以接受,从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精神引领式微,“一些人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内在心灵世界没有依归,出现了‘价值真空’的状态;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并存,‘价值多样’而导致无所适从的现象比较突出;社会对平民大众的价值取向缺乏有说服力的分析和引导,从而出现‘价值错位’;社会的宣传舆论与平民大众的实际观念存在断裂,出现了‘价值悬置’。价值真空、价值多样、价值错位和价值悬置,综合起来,又导致了‘价值虚无’的状况”[2]16。而这些问题根源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念的引领缺少平民意识的包容性,难以满足大众世俗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的是社会整体、根本、长远的利益,必然会与个人的、世俗的、眼前利益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世俗化趋势日益增强,出现了“耻言理想、嘲弄信仰、蔑视道德、躲避崇高、拒斥传统,不要规则,怎么都行”[3]413的信仰危机。文化上出现了迅速的世俗化、大众化、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党的意识形态所整合的社会一元文化体系逐渐解体以后,它所给出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承诺淡出人们的视野,“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4]413。这种信仰危机的出现,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促使人关注自我利益的觉醒。建国以后,中国作为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使自己尽快地摆脱贫困和落后,这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带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主观价值观的变化,“在物质生活上过得富足的人,会认为个人归属、自我表达以及公民权利等更加重要,他们会要求一个更加人性化、更加自由的社会,并希望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也进入了注重质量、追求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新阶段”[5]254。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告诉我们,人们更愿意去选择和接受期望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想作为信仰和准则以指导生活,所以,在冷静肯定现实生活的同时,必须保持对现实生活清醒的批判性思考,用理想来观照现实生活,提升现实生活,而不能用肯定现实生活来否定和消解理想。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握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关系,一方面,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们世俗需要作为基本的价值标准,给人们的生活世界洒满阳光,而不能用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标准来遮蔽普遍性的基本现实。马克思主义传播不但需要厚重的历史感,更需要赋予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借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使人“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据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6]651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理想性的目标体系和价值观念为社会活动和个体追求指明方向和提供动力。“一种理论观念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一旦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正确性,它就会顽强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无论遇到的障碍有多大,它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7]32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所承诺的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文明和谐才成为人们的理想信念支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所赋予的精神诉求才不至于滑向极端式的乌托邦与过度的世俗化两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