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研究的时空脉络
发布时间:2020-08-25 15:49:46 点击次数:104
本文以苏轼《题西林壁》诗为引子,举出研究实例,探讨国际传播与新闻史的三个主要问题。第二,不管是国际传播或是新闻史,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观点必须互相渗透,从沟通对话中获得互为主观的同情了解。第三,社会科学及传播研究旨在揭开人与社会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要能见树又见林,分析的角度和结论跟随重要的条件而变化,故必须捕捉时间(历史)与空间(全球)如何影响事物的“常与变”及其变化的“同与异”。二、直觉智慧与社会科学我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之下长大,又接受西方社会科学的专业训练,常常思索如何才能彼此融会贯通。三、社会建构:国际传播与新闻史我想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引子,说明我对社会科学(特别是传播研究)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传播;分析;文化;研究;局外人;学者;学术;直觉;美国;新闻史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直觉智慧,言简意赅,但不太交代推论过程,以致容易歧义丛生。直觉智慧应该适度降低抽象层次,与严谨的社会科学语言和逻辑互通。本文以苏轼《题西林壁》诗为引子,举出研究实例,探讨国际传播与新闻史的三个主要问题。第一,社会真实的多重建构,既非单一,亦非无限;真实的整体犹如瞎子摸象,不是简单的部分与部分拼凑而成,其建构涉及权力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第二,不管是国际传播或是新闻史,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观点必须互相渗透,从沟通对话中获得互为主观的同情了解。第三,社会科学及传播研究旨在揭开人与社会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要能见树又见林,分析的角度和结论跟随重要的条件而变化,故必须捕捉时间(历史)与空间(全球)如何影响事物的“常与变”及其变化的“同与异”。
关键词:直觉智慧/社会真实的建构局内人/局外人/国际传播/新闻史
作者:李金铨
一、前言
做学术工作总会碰到奇特的“书缘”,譬如终生难忘的“友缘”。这种书和朋友不必多,但得到了就一辈子受用。早年求学时期,邂逅了米尔斯(Mills,1959)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让我明白了自己想做怎样的学者,从而建立学术风格与研究旨趣。米尔斯强调,要不断联系个人关怀与公共议题,而且任何重大问题都必须放在历史(时间)的视野和全球(空间)的架构中考察。他还细致地刻画了学者的生活方式、治学的态度,以及开拓想象力的各种方法,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学术研究的艺术境界。当时我正在摸索学术门径,米尔斯不啻提供了一副指南针:原来学术与生命是不应该割裂的,而是彼此活在一个同心圆内,由内向外扩张,连成一脉,个人的心路历程不断与社会结构有机互动。
现代学术以问题为中心,纵横自如,超越学科窄框,却又论理严谨,证据丰富。我曾自许要发展深刻的问题意识,从远处大处着眼,并发展各种组成的环节与细节,以期以小见大,并愿意承担社会伦理与学术责任。我的学术生涯一直在国际传播的领域摸索。近十几年来,我特别关注国际传播的知识论和方法论,旨在探讨如何从在地经验彰显和接通全球视野,一方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一方面又能提升到普遍性的理论,庶几与西方学界平等对话(Lee,2015)。此外,我也对新闻史——特别是民国报刊——发生兴趣(李金铨,2008,2013a)。
我自1978年开始教研工作,一路走来,到明年退休时整整满四十年,好像刚开始就要结束了。这四十年,大概有一半时间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一半时间在香港。因为工作环境的需要,我使用英文写论文的机会竞比中文多得多。我整理了过去十年陆续用中文发表的关于国际传播与新闻史的论文,准备结集,以《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为题出版,为的是给退休留下一个纪念。在编辑的过程中,深感学海无涯,而个人的生命与才情有限,体会到庄子说的“如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思之不禁唏嘘、悚然而汗颜。这篇文章允为该书的导读。
这篇文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缘。我在香港城市大学,有幸参与了媒体与传播系和传播研究中心的创立。2005年开始,无心插柳柳成荫,更创立了“中国大陆青年新闻传播学者到访项目”,至今已有两百多位学者参加,遍布大江南北各重要高校。他们是当前中国传播研究的中坚队伍,有的已成长为学界翘楚。我从《论语》的“友多闻”取义,名曰“多闻雅集”,象征由“博学多闻”的“新闻人”所成立的朋友圈,彼此互称“多友”。多友们熔友谊和学术为一炉,已蔚然形成一所风格独特的“无形学府”(invisible college)。2015年暑假“多友会”在成都的四川大学举行,我应邀发表主题报告。这篇文章是病中根据当时的报告录音勉力扩充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