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的“节奏”美
发布时间:2020-08-25 15:49:44 点击次数:229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除了内容丰富多彩、影视拍摄手法独到之外,配音解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节奏;中国;电视纪录片;舌尖;纪录片
作者简介: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除了内容丰富多彩、影视拍摄手法独到之外,配音解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节奏”作为电视纪录片解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纪录片中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美感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具体阐释其解说“节奏”中的韵律之美与回环之美,为纪录片解说的有声语言创作提供理论指引。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节奏;韵律;回环
近年来,随着纪录片制作水平的提高和创作经验的积累,纪录片解说在众多纪录片创作元素中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解说过程中,解说员依据个人生活阅历、审美情感以及对解说词由浅入深的感悟和理解,运用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在解说语流中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律动和音韵美感。其中,“节奏” 作为解说技巧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鲜明易感的特性,使之能够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并上升为对纪录片内涵的深刻体验。
一、《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节奏”的韵律之美
“节奏”这一概念在中国最早属于音乐范畴。我们所说的语言中的节奏,是指有声语言也同音乐一样拥有高低有序、强弱分明、长短均匀的声音周期性重复出现的现象。
韵律原为诗歌、音乐上的术语,状写声音的和谐、协调,音与音的组合变化中有秩序、有节度。韵律不只存于诗歌和音乐中,电视纪录片解说语言韵律的一个重要来源即是汉语语音中明显的“音乐性”特征,汉语四声的起伏变化拥有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殊音韵之美。徐世荣在《汉语语词结构的音乐性》中提出“音乐性”是汉语造词的一条规律。他认为:“音乐性增强表演效果,这不仅仅是修辞的问题,也是造词的一条规律,这条规律实际是存在的,历史上已按这条规律造成若干语词,而成为语言中表情达意的好材料。”纪录片解说是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解说语言自身丰富的韵律美感,对于提高解说创作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员李立宏充分的利用了稿件本身的语势结构和韵律特征。在解说时,他表达情绪激昂的话语,则言辞慷慨,风格刚劲;处理情思曲折的章节,则吐词婉转,风格含蓄。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的解说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