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测评 > 仪式观视域下文化节目的认同建构分析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仪式观视域下文化节目的认同建构分析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发布时间:2020-08-25 15:49:42 点击次数:218

摘要:原创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度刷爆朋友圈,引起广大受众的诗词情怀。

关键词:仪式;诗词;受众;文化节目;视域

作者简介:

  摘要:原创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度刷爆朋友圈,引起广大受众的诗词情怀。本文从仪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诗词大会》层层贯穿的仪式感,它最终在时间上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共同体,建构广大受众的民族身份认同。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仪式观;认同;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春节期间播出,是近年来央视推出的“大会”系列节目之一,播出后赢得广大受众喜爱,成为诗词爱好者的狂欢盛宴。正如传播仪式观所言,诗词大会是以诗词为纽带,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

  “仪式观是由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其主张传播也是一种仪式,不同于传递观的信息线性传递,传播观强调分享、参与、联合、交往等概念,强调传播在共同信仰的表征和社会的维系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①本文立足传播的仪式观角度,探讨在《诗词大会》中是如何打造仪式感,并感受到经验的共享的。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仪式感塑造

  仪式观的隐喻主要是将传播视为一种仪式或者典礼,其目的不在于不确定信息的消除,而是共享信仰,强调“场域”以及场域的仪式感营造。在《中国诗词大会》中,仪式感营造主要通过视听表征以及把握神圣的时间节点来呈现。

  (一)视听表征

  视听表征作为一种影像和声音组合的符号表意系统,是电视媒介书写意义的特殊语言。正是通过视听元素的重复剪辑和巧妙设计,仪式感逐渐呈现。

  视觉符号上,《中国诗词大会》意象设计以古典唯美为主,花、月、雪等将受众带入古色古香的古典生活情境中。选手独自一人站在演播室中间的答题区,对面则是观众、评委、百人团。此种设计使选手宛如将军一般,答题即是迎敌,而且是以一人之力对阵千军万马。在查看百人团答题时,现场大屏幕上万箭齐发,直击百人团上的盾牌,随后答题错误者盾牌灰飞烟灭,选手和百人团貌似经历一场浩大声势的战争,气氛紧张。沙画和手绘诗词意象也出现在节目当中,受众以及选手都目不转睛地观看进而猜出诗句。听觉符号上“音乐是所有视听语言中作用观众情绪最直接、最强烈的一个元素”。②选手答题时快节奏的水滴声,百人团答题时的箭声,评委点评时舒缓的中国古典音乐……受众根据音乐的节奏调整心态,在潜移默化中跟随整场比赛。

  “传播的仪式观并不在于信息的获取,而在于某种戏剧性行为,在这种戏剧性行为中,受众作为戏剧演出的旁观者加入了这一权利纷争的世界。”③整个节目过程中,视听元素和仪式感不知不觉强化了受众与选手对于古诗词甚至传统文化的感知。

  (二)神圣的时间节点

  《中国诗词大会》时间节点主要设置为三个:节目开播,每期擂主的产生,总冠军的产生。受众在获取节目开播时间时会奔走相告或与家人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在这一过程中,开播节点已经成为收看节目这一共同体的共同期待,成为仪式性的行为;每期擂主产生时,受众已经与选手一同过五关斩六将,所有的情感共鸣和胜负心理也都聚集这一刻;最后全国总冠军的产生节点则拥有更大的受众群,这一时刻预示着整场仪式的落幕,受众感受到造星的快感、博弈后的胜利感以及喜悦的现场代入感,以及对节目告一段落的不舍。

  正是这些时间节点的设置使得仪式进行得更加紧凑,受众在情感的包裹中加速了对仪式目的的认知,共享胜利的狂欢。

  (三)全民平等参与

  《中国诗词大会》现场有选手、主持人、评委、百人团。选手从全国范围内上千位报名者中挑选而出,共106位诗词达人,有军人、学生、少数民族同胞、老人等,涵盖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

  此节目中,选手不是一人单独答题,而是与百人团共同答题,得分密切相连,形成相生相克的局势;主持人和评委嘉宾会针对题目进行解读,扩展延伸诗词的由来,讲解作者的背景故事以及诗词中的精妙之处。可以说在整个节目过程中,全民平等参与,没有绝对的主导者,而是多方互相探讨,共同追寻并陶醉于诗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