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新影像媒介发展动态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0-08-24 14:46:28 点击次数:167
摘要:VR技术被很多专业人士视为下一个媒介科技风口并加以热捧。但在2017年, VR的光环似乎出现褪色迹象,这股来去匆匆的热潮到底遵循何种逻辑,沉浸式新影像媒介的未来发展前景又会怎样?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摘要:VR技术被很多专业人士视为下一个媒介科技风口并加以热捧。但在2017年,VR的光环似乎出现褪色迹象,这股来去匆匆的热潮到底遵循何种逻辑,沉浸式新影像媒介的未来发展前景又会怎样?本文将展开梳理和评析。
关键词:沉浸式 新影像媒介技术 现实障碍 应用前景
似曾相识的VR热潮
在VR(虚拟现实)热潮中,有人将2016年称为“VR元年”,不过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VR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了,并在90年代初掀起了第一波技术产业化的浪潮,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市场预期,热潮匆匆谢幕。
21世纪,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迅速提高,姿态跟踪、场景渲染和高清显示等关键技术升级换代,设计制造大众消费级别VR设备的外部条件再度成熟,科技资本界随之将沉浸式新影像媒介锁定为新一轮战略投资重点,该领域中的国际性技术竞争也迅速启动,众多重量级公司都希望用自己的产品来定义下一轮技术革命的走向,确立新的行业标准并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Facebook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将VR视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核心媒介平台,并于2014年收购了开发VR头戴显示器设备的Oculus公司。谷歌公司则于2013年就将含有AR技术的谷歌眼镜投放市场。
2016年的VR设备井喷成为“VR元年”称谓的背景板。这一年,国际市场上集中推出了一大批消费级VR设备,其中包括Facebook公司旗下的Oculus Rift头戴显示器,索尼公司的Morpheus头戴显示器和HTC公司的Vive头戴显示器。在稍早的时候,谷歌公司的简易VR眼镜Cardboard和三星公司的Gear VR头戴显示器已经投放市场。此外还有微软公司的MR设备HoloLens全息眼镜以及获得谷歌公司战略投资的Magic Leap公司的MR概念技术产品等。
不仅国际性科技巨头们不敢在这场未来媒介科技高地的角逐中掉以轻心,国内科技企业也不愿意在这一竞逐中掉队,在BAT三巨头中,百度公司2015年就开始推广VR频道,打造VR内容聚合平台;腾讯公司则计划推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独立品牌VR产品;阿里巴巴公司也于2016年成立了VR实验室。而业界对VR行业的成长前景也非常乐观,艾媒咨询估计2016年中国VR市场规模为56.6亿元,而2020年将达到556.3亿元。
在此形势下,我国政府也开始关注VR产业的成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VR产业潜力巨大,但同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需要积极应对。在国家相关宏观政策指导下,多地政府加大了VR产业开发力度,2016年开始在福建、江西南昌和重庆市分别建设区域性VR产业基地。
令人意外的是,所谓的“VR元年”才刚过去,该行业就隐然出现了萧瑟寒意。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的统计,2016年VR头戴显示器的总出货量约在200万部左右,其中PlayStation VR为80万,HTC Vive为50万,Oculus Rift约40万。但是同期可以支持这些头戴设备的计算机硬件中,PlayStation 4的官方销量达到了5000万,而具有VR Ready能力的PC数量则是1500万以上,据此数据计算的话,满足VR硬件要求的PC用户中仅有6%购置了VR头戴显示器。
此外,根据游戏分发平台Steam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大约10%的Steam用户的电脑硬件配置已经达到了VR Ready的要求,但购买VR头戴显示器的却只有3%。而索尼的PlayStation VR的购买率也仅为4%。在针对智能手机的移动VR产品市场中,谷歌虽然希望用DayDream来实现Android版VR头戴显示器的标准化,但是其出货量只有25万台,只达到了预期的一半。三星虽然为Gear VR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其年销量也不会超过230万台。VR厂商曾将妨碍VR市场爆发的瓶颈归咎于与VR头戴显示器配套的计算机硬件达不到VR的运行要求,但是根据大多数受访消费者的反馈,令他们感到不满的首要问题却是缺乏有吸引力的软件内容和不佳的用户使用体验。
按照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的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在VR/AR领域的风险投资额只有两亿美元左右,同比出现了高达80%的跌幅。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与第一次VR热潮的走势其实高度类似,虽然此前出现了资本以及媒体对VR概念的集中炒作,但是市场上提供的VR产品未能出现真正的爆款,再度透支了消费者的兴趣和信心之后,失去实际市场支撑的概念热度自然也就很快消退了。由此可见,眼下这轮VR热潮的启动原因其实并非源于重大技术突破,更多是国际资本为了确保投资利润,急需在当前逐渐进入平台期的媒介科技行业中寻找新的增长亮点,并因此将VR这位“老网红”梳妆打扮推向了前台。
但是如果因此就断言第二波VR热潮又将退潮,而VR产业将再度陷入停滞的话,却也有些言之过早。事实上,VR产业从业者自身的态度其实要比投资人和媒体更加冷静、务实,而且经过新一轮的舆论宣传,VR概念在公众中也变得更加具体和鲜明了。事实上,VR产业还需要经过长期的经营和发展才能真正成熟起来,从所谓的元年到真正的产业高峰期,还需多年的积累。仅仅依靠资本和概念炒作不可能造就一个强大的产业,投机心态对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害无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