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新闻客户端如何做好思想类内容 ——以澎湃新闻思想频道为例

新闻客户端如何做好思想类内容 ——以澎湃新闻思想频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0-08-14 16:30:06 点击次数:254

将“思想”作为主打频道,高投入精产出,增大思想类内容的比重与分量。澎湃新闻借助时政报道凸显了报道特色澎湃新闻 思想频道 大众传媒目前,许多知名新闻客户端如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均没有思想或学术频道,其他新媒体频道如历史、读书、文化等也较少涉及严肃思想类内容。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将“思想”作为主打频道,高投入精产出,增大思想类内容的比重与分量。澎湃新闻借助时政报道凸显了报道特色,借助思想内容与人文社科界建立了密切联系并为其所喜爱。思想频道与时政报道已成为驱动澎湃新闻稳健前行之两轮。

  澎湃新闻 思想频道 大众传媒

  自诞生之日起,大众传媒即以浅显易懂为职志,较少涉及晦涩难懂的学术内容。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日趋碎片化、浅显化,学术内容似乎更是与新闻客户端格格不入。

  目前,许多知名新闻客户端如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均没有思想或学术频道,其他新媒体频道如历史、读书、文化等也较少涉及严肃思想类内容。2014年7月22日正式上线的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算是例外。其内容定位“专注时政与思想”,更开设了思想频道,下设16个子栏目,与时事、财经、视频、生活等频道并列。这一重视程度在国内新闻客户端中并不多见。

  澎湃新闻为何要这么做?思想类内容是否过于枯燥?正式上线近4年,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对澎湃新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闻”领域,而忽略了其两大主打产品之一的思想类内容。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尚未发现有专门论文研究澎湃新闻思想频道,只有少数论文在个别段落用寥寥数语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本文从澎湃新闻内部人的视角探讨思想类内容如何与大众传媒“共振”。通过分析阐述一个主要观点:借助思想类内容,澎湃新闻在打造以时政报道为特色的新闻客户端之外,开辟了大众传媒的另一个“主战场”,并顺势实现了其对于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并与之紧密联系。

  思想频道植根于《上海书评》

  澎湃新闻思想频道脱胎于东方早报的《上海书评》周刊(每周日出刊)。如果没有《上海书评》,很难说有后来的澎湃新闻思想频道。

  好多年前,香港作家陈冠中在陆灏(笔名柳叶、安迪等,曾主编《万象》杂志)家客厅聊天时突发一念:上海为什么不能也有一份《纽约书评》一样的书评?几年后,2008年初,时任东方早报主编、客居于陆灏家的邱兵面对坐拥书城的此情此景,或是灵光一现,或是蓄谋已久地问计于陆灏:“东方早报办一份书评刊物成不?”这一问就是干柴烈火,话到投机处,《上海书评》的名字也拟好了,以酬当年陈陆二人《纽约书评》的念想。①

  邱兵说:“从创办的角度上说,我们希望《上海书评》能够一炮而红,能够找对人。碰到陆灏是找对了人,找对人就成功了一半。”陆灏的客厅里“接待过大半个上海文化圈”,由其来主事,《上海书评》的稿源和质量自然都有了保证。②

  说干就干。5月25日,一个周日,东方早报推出了《上海书评》试刊。从试刊号开始,其封面就一直采用手绘人物肖像,试刊号余英时先生手握烟斗笑容满面的形象,奠定了《上海书评》的封面人物风格。此后《上海书评》的封面人物一直以学者、作家为主。《上海书评》2008年7月6日正式发行,一直到2016年12月31日休刊。

  《上海书评》每周日随主报上市,每期16版,内容分为访谈、特稿、书评、笔记、随笔、市场、读者、海上书房等固定板块。封面人物访谈是每一期的核心栏目,不侧重被访人物生平经历,而是以当下的社会、文化、学术问题为中心,请被访者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个周刊要保持其生命力,肯定要树立几条“军规”。比如,为尽量保持独立与客观,《上海书评》的撰稿人不能为好友写书评,编辑部也不接受出版社赠书,甚至不刊登图书广告,因为“几万元的广告谈起来很麻烦”。《上海书评》并不以市场的逻辑去操作,而是站在一个爱书人的立场去关注图书市场,设了一个图书市场的专版,关注书店、旧书、出版人、出版界大事。③

  因为背靠东方早报这棵“大树”,不拥抱市场、逆时而动的《上海书评》自试刊号起就与东方早报相始终,一起走到了最后。

  澎湃新闻刚上线时,东方早报还在正常出刊,当时澎湃新闻思想频道的栏目设置中是没有《上海书评》这一栏目的,两套体系独立运作。彼时,《上海书评》刊发的内容根据文章性质被刊发于思想频道的多个栏目之中。等到东方早报正式休刊时,为了赓续文脉,澎湃新闻才专门新增了《上海书评》,排位于思想频道第四个栏目。当时的休刊词说:“再见是很难说出口的,但终究还是要说。2017年1月1日起,东方早报正式休刊,作为周日副刊的《上海书评》,也随之转入澎湃,成为网络媒体。(2016年)12月25日那期《上海书评》的封面由试刊以来412期封面组合而成,就是一次集体谢幕。”休刊词(也是新年献词)试图将《上海书评》老读者们顺利迁移到新媒体上去:“我们也跟你们相约,今天起,澎湃新闻网上天天见,微信公号也保持更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贡献最优质的内容!”④

  《上海书评》换了一种方式“复活”

  为了进一步唤起《上海书评》老读者的“忠诚度”,2018年春节之后,澎湃新闻推出了线上版的《上海书评周刊》。

  编辑部这样进行他们的论述:“过去这一年,正如新年献词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与大家在澎湃新闻与微信公号上天天相见。与此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思考,除了持续不断地贡献优质内容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服务各位亲爱的读者,回报大家带给我们的持久感动。思考的答案,就是现在呈现给大家的这份《上海书评周刊》。”⑤线上版的《上海书评周刊》实际上是一个H5产品,设置了“访谈”“书评”“笔记”“更多”四个板块,也是每周日出版一期。保留了纸质版《上海书评》封面曾经一直采用的手绘人物肖像形式,试图唤起老读者的“回忆”。

  澎湃新闻思想频道总监黄晓峰和《上海书评》栏目主编郑诗亮这样论述为什么要“逆向而行”。黄晓峰说:“出版线上版的《上海书评周刊》一是源于澎湃新闻总编辑刘永钢的要求,二是也符合《上海书评》老读者和老作者的阅读习惯,原来的《上海书评》一周一期,这部分读者的数量并不少,而且非常忠实,帮助他们保持一个阅读的连贯性还是很有必要的。”⑥郑诗亮说:“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来自老读者的要求,过去这些老读者对书评的封面是非常留恋的,经常有读者留言表示怀念过去的风格;二则是我们自己也的确想要找回原来那份感动。两者合一,就有了《上海书评周刊》。”⑦

  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对于澎湃新闻思想频道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对于长的思想类文章在网络上是否有空间的问题,郑诗亮认为,肯定有空间的,澎湃思想频道的存在就是明证。严肃阅读永远不缺乏需求,问题在于如何抵达拥有这一需求的受众。澎湃思想频道的幸运之处,就在于澎湃新闻的光环吸引了大量有此类需求的读者,省去了寻找受众的成本。⑧黄晓峰透露,其实很多澎湃新闻的高端读者会认真地阅读思想频道的长文章,这个可能也是《上海书评》时代养成的习惯,只不过他们可能不一定使用手机,而是通过电脑来阅读。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