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才是最大的红利 ——新常态下中国广电传媒发展的生存法则
发布时间:2020-08-13 16:15:23 点击次数:222
内容提要:中国广电传媒的改革,当下很难达成共识并往往动力缺位,更多还是“简单的在过去的发展逻辑上按照惯性画延长线”的做派,而通常被视之为改革的红利,也更多还是借助或利用政府行政手段来强力稳固行业垄断体制。只有当改革与革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传媒发展最终既定目标指向实体经济的“产业化+”,迈步走上整体转制与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整个广电行业才算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时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传媒业就是尊重意识形态的特殊产业”这一角色定位,既是传媒生存格局突显受众即市场的多元性变化、传媒体制机制发生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传媒科技领域出现了网络化、数字化的革命性变化这三大变化的逻辑结果——企业化运作与市场化改造。
关键词:红利;产业化;传媒改革;发展;常态;媒体;中国传媒;意识形态;革命;既得利益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中国广电传媒的改革,当下很难达成共识并往往动力缺位,更多还是“简单的在过去的发展逻辑上按照惯性画延长线”的做派,而通常被视之为改革的红利,也更多还是借助或利用政府行政手段来强力稳固行业垄断体制,从而不断获取倾斜政策的红利——非改革带来的一种垄断利润。因此,纵论当前行业面临的生存困境,除了经济新常态的客观因素之外,内因还是改革魄力屈从于因袭体制的压力,既得利益排斥了改革红利所致。只有当改革与革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传媒发展最终既定目标指向实体经济的“产业化+”,迈步走上整体转制与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整个广电行业才算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关键词:二次革命 改革红利 机自危出
作者:朱剑飞 唐鑫
作者简介:朱剑飞,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唐鑫,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刊于《南方电视学刊》2016年第1期)
改革本质上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传媒改革,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环节某个具体问题进行的点滴修补或自我完善,更是在对整个传媒业发展历史、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下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改革。具有“二次革命”意义的整体转制与融合发展,是当下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既定目标。
一、改革的真谛
纵论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处是它在社会上达成有多大的共识面。但传媒改革,不直接等同于吹糠见米这显而易见的经济领域改革,它关联着最敏感的意识形态领域,正所谓的“墨菲定理”:对政策影响力最大的观点往往也是最难达成一致的观点。正如笔者曾撰文专论:近年来媒介的意识形态与市场形态之争,曾引发了围绕文化包括传媒的事业与产业的改革到底是改体制还是改机制的最激烈的争论。强调意识形态型媒介(多以意识形态管理的宣传系统为代表)的人认为,只能改机制,一旦改体制就可能导致意识形态的失控;强调产业经营型媒介(多以政府的发改委及学术理论界为代表)的人认为,不改体制,产业无从发展,机制改革很难成功。两种观点交锋,前者在确保舆论安全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口号下,人为圈下一个个禁区而诸多坚持,消极看待中国广电传媒产业化进程;后者在继续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面前,为帮助媒体赢得市场主体地位左奔右突,艰难推动着中国广电传媒市场化的步伐①。
改革目标出现重大歧见,表明中国传媒发展正处在新十字路口。著名学者吴敬琏近期发表言论,对中国改革有大意如下的评价: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体制改革的大关还没有过。而已形成的半市场、半统制的过渡体制何去何从,将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