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纪录片供求关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8-13 16:15:23 点击次数:249
考量投资效能不应仅依据宣传声势,应该用传播的有效率、市场的回报率、实现有效跨国传播来检验投资决策者的政治素养。要让体制内的巨大潜能得到有效释放,成为中国纪录片供给与“走出去”的主力军。
关键词:纪录片;思考;中国纪录片;纪实频道;供给
作者简介:
考量投资效能不应仅依据宣传声势,应该用传播的有效率、市场的回报率、实现有效跨国传播来检验投资决策者的政治素养。要让体制内的巨大潜能得到有效释放,成为中国纪录片供给与“走出去”的主力军。
无论是作为电视纪录片的观众、纪录片导演还是北京纪实频道的实操者,我都时时关注着国产纪录片,也亲身经历见证了国产纪录片的发展。在这儿,我想从北京纪实频道入手,谈谈国产纪录片的供需话题。
北京纪实频道开播于2011年7月1日,是以播出纪录片为主的专业频道。2014年6月8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上星播出,是全国第一家地方台纪实卫视。
纪录片频道播出的节目,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制作满足播出,大量的纪录片是需要通过市场的媒介之手交易完成。全天24小时播出的北京纪实频道,每天首播纪录片5.5个小时。在这些首播的节目中,大部分节目都来自于供给方,内部的自制节目量不足25%。因此,产能与供给之于一个频道,关乎生存与生命。
纪录片认知变化:从关注样态到关注传播与市场
说到产能与供给,我们不妨把话题扯开些。
大约是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纪录片学界和业界,都开始从关注纪录片的界定、纪录片的样态变为关注纪录片的传播与市场。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也是对于纪录片认知的一种理性升华。
记得此前的一段时间,我本人也曾经随着中国纪录片后专题片时代的转型,参与到了“集体无意识”地“上山下乡”运动当中。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纪录片的创作逐渐摆脱了“宣教窠臼”的束缚,在一个自由表达情感、精神的世界中驰骋。那时,中国纪录片人“批量”地奔向中国的山乡。那个时期,纪录片的创作者,基本上还囿于以自我表达为中心的“我行我素”创作状态以及对于“走出去”的朴素追求。
纪录片在境外获奖,这一极为简单的理由与诱惑,点燃了创作者上山下乡的热情。偏执的热情使然,当然没有人顾及传播与市场。不过,这种近乎盲目的冲动,却在境外获奖的同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附加值——意外的经济收入以及与在西方主流媒体传播的畅快。尽管能够在国际上拿到奖项的作品乃属凤毛麟角,无意中的市场收获以及传播功效,让学界和业界也都因之获得了“走出去”的理性认知。
回到现实中,就在大家获得“走出去”共识的当年,纪录片的播出还很难成为常态,更多地被视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播出片种。创作者有资金和较为充裕的时间创作,成品能够顺畅播出,特别是纪录片能够支撑起一个周播栏目,使其可以常态化地传播,就算是一种“奢侈”。因而对于纪录片市场,对于“走出去”的探讨,还基本上属于微风涟漪,没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