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两会微谈”栏目:拥抱社交网络 实现新闻创新
发布时间:2020-08-13 16:15:21 点击次数:247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在社会信息交往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新闻媒体一方面受其影响,面临受众流失、影响力减弱的危机,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依靠社交网络的便利,获得新闻线索和信息资源。
关键词:创新;社交网络;两会;拥抱;话题
作者简介: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在社会信息交往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新闻媒体一方面受其影响,面临受众流失、影响力减弱的危机,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依靠社交网络的便利,获得新闻线索和信息资源。既然新闻传播事实上已经离不开社交网络,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一工具,通过拥抱社交媒体实现新闻报道的创新,形成有竞争力的内容产品,显然是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在今年3月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社集成服务中心和新媒体中心,巧妙利用当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并结合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分析,辅以传统常规报道,创办了“两会微谈”栏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两会微谈”栏目是新华社首个多重交互式、动态化的议题设置类报道。新华社邀请近百位两会代表委员和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微信讨论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在该微信平台上,每天由主持人引导,选择一个热点话题进行在线讨论。将讨论的内容转化为集成内容及稿件,同时提出每个领域的焦点热点话题,交由上会记者定点追踪,再循环生成新的内容供集成及发稿。从2014年2月26日第一个主题上线,到3月13日两会报道结束,新华社共进行了8期微信访谈,访谈话题涉及雾霾、楼市、公务员生活、高考等。最终的集成报道产品通过新华网、腾讯网、新闻移动商务平台“新华通”、“新华社发布”微信公众账号、新华社“中国网事”手机APP等渠道进行传播推送。此外,两会代表委员与新华社记者编辑的自媒体也对报道成果进行转发推广,实现纸媒、网页、微信、手机客户端的联动发布。
“两会微谈”栏目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对两会传统报道模式的大胆求变和勇于创新。观察这一个案,我们看到其突破传统两会的报道模式,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带给我们启示。
一、新闻产品设计的创新——立足新媒介形态进行整体设计,形成新闻产品集群
“两会微谈”栏目依托微信平台进行新闻生产,对于产出的内容,如何进行恰当并有亮点的新闻产品设计,关系到此次集成报道的成败。新华社主要立足于新媒介形态,对微信群中产出的新闻内容,进行采集、筛选与整体设计,最终形成包括网页、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媒介形态,综合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内容形式的新闻产品集群。
在网页上进行产品展示时,新华社将页面设计为实时更新的“议政厅”形态的矩阵动态内容。页面主体为一个虚拟的议政厅,议政者和话题每日一换。每天根据话题和不同观点,在页面上将主要参与讨论的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分组,从而在页面上呈现出不同观点的“交锋感”。讨论过程和内容以“直播态”呈现。在后台节选当天讨论的亮点片段,以实时对话的形式逐条签上页面,营造“讨论进行时”的氛围,从而调动受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如2月26日“两会微谈”推出的《雾霾下的“权利”,如何保障?》报道,主持人在开场白中这样说:“近日中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再次被重度雾霾笼罩,监测显示今日北京PM2.5指数继续爆表,局部超500,雾霾之下,新闻不断:石家庄一市民就雾霾污染起诉市环保局,北大附中顶住市教委复课压力给学生放雾霾假,网民热议雾霾天工作应该发放雾霾补贴。”随后,微信群内的代表委员和一些网民就围绕:“雾霾补贴,该不该有?”“课,停还是不停?”“雾霾打官司,该告谁?”等三个话题形成观点“交锋”,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就“雾霾补贴,该不该有?”发表观点:“该发,但不分职务与工种,在一定值雾霾环境下生活的都该有,因为在家在哪里都不可避免。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室外空气污染列为人类致癌物(一级)。”而网民@lixia12则就雾霾补贴的发放标准将话题深入,他说:“怎么发是个标准问题,‘霾补贴’计算起来不容易啊。”后台编辑及时选取有价值的观点进行线上推送,随着微信群内讨论的进行,前台观点不断更新,当天的讨论持续近8个小时。
同时,网页对每个观点开放“投票”功能,让网民在自己支持的代表委员观点下方“点赞”,待两会接近尾声时,可评选出“最获喜爱代表委员”或“最火观点”等。此外,也可摘录微博、微信上其他网民的主要观点、热门观点,以嵌套的方式,将这些内容呈现在“议政厅”内。
以网页内容为依托,新华社编辑会综合当日话题讨论的内容,对各方观点进行梳理整合,结合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形成稿件,于当天在“新华社发布”微信公众账号、新华社“中国网事”手机APP等渠道进行推送,实现每天的讨论话题都能形成一个独特的新闻产品集群,使受众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角度,随时随地参与讨论话题,分享讨论成果。
在“议政厅”内发表的观点虽然都以文字为主,但同时也有少量语音和视频的呈现,对于语音和视频,考虑到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编辑采取不同的信息处理方法。比如在网页上,编辑会将语音信息转换为文字内容,而在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客户端上,编辑就可以直接将音频文件推送给受众,给受众以观点讨论的“原生态”呈现。这样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产品的表现形式,同时展现出新闻产品集群的独特优势,即不同新闻产品对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不同受众群体对新闻内容的接受渠道不同。这些个“不同”是建立在相同内容基础之上的,也可以形容为同一首曲目,用不同的乐器,可以演奏出风格曲调完全不同的精彩乐章,新闻产品集群在“演奏”新闻“交响乐”的过程中,让台下不同品味的“听众”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受众体验。
二、新闻生产手段的创新——微信内容采集与传统采写方式相结合,打造全新新闻生产模式
在传统的两会报道中,消息、通讯和图片占据了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文字配图片式的稿件从新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新闻生成之前,传统的采访写作方式一直受到记者们的青睐,并奠定了新闻产品优劣的基础。然而,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在新媒体、新技术风生水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采写方式与新闻生产模式渐渐满足不了受众多元化、精细化的新闻期待与要求,尤其是在两会报道的时段内,哪家媒介探索出了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就意味着掌握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新闻生产的主动权,会成为当下新闻业界的领导者。
新华社推出“两会微谈”栏目,其另一创新便是新闻生产手段的创新,变以往单纯依赖传统采写的方式为微信内容采集与传统采写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在打造全新新闻生产模式的道路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两会微谈”栏目的消息来源主要是靠微信采集,近百位两会代表委员和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微信讨论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在邀请微信成员时,新华社发挥独特的品牌优势,邀请其他媒体不易请到的、与热点话题密切相关的、社会影响力较大、话题性较高的人物,以确保内容的独家性、高关注度。群内人士各持观点,群外编辑选取整合内容。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组建的这个微信讨论组,成为新华社一个“观点集成库”与“素材水龙头”,哪怕是在非两会时段,新华社记者也可以随时将一个时间或者观点发布在讨论组里,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群内积极的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会自发地发表观点并形成讨论,记者在其中就能找到稿件写作的“原材料”,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采写方式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