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的生命时间 ——对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数字鸿沟研究的一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0-08-13 16:15:20 点击次数:185
内容提要: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微信社交研究表明:在不同生命时间与社会资本交互作用下,大学生群体在处理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中体现出“枝杈型”模式,即存在多种的增长点和发展可能性,且各种方向和发展点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关键词:微信/生命时间/大学生/农民工作者简介:刘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田野工作方法论、教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陈香茗,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互联网研究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
关键词:群体;大学生;生命时间;增长点;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方向;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微信社交研究表明:在不同生命时间与社会资本交互作用下,大学生群体在处理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中体现出“枝杈型”模式,即存在多种的增长点和发展可能性,且各种方向和发展点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实践主体需要通过选择与行动承担风险与机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关于现在与未来的模式中,更体现为“线性”模式,并指向更具现实意义的行动与期待。两个群体的不同微信实践正是两种模式的写照与实施环节。由此,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数字鸿沟的形成,得到生命时间意义上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微信/生命时间/大学生/农民工
作者简介:刘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田野工作方法论、教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陈香茗,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互联网研究
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之初,人们曾认为这是一个强大的均衡力量,它能够克服社会分化和不平等,增加社会互动的层次和公民参与程度;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在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发展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不同的地区、人群在互联网的接入、使用时有巨大的差距,形成了新的不平等与分化,即“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黄少华,2004:95)。本文选择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①为研究对象,试图解释其微信社交中的差异及其与两个不同群体日常生活的相关性。之所以选择这两个群体,是因为他们在生理年龄上相近,均处于青壮年;而在教育背景、人生经历上差异明显。同时,这两个群体以不同的方式直接经历着现代化生活的锤炼:大学生群体以全面迅速接受最新资讯的方式感受现代社会,而农民工群体以劳动力流动的方式,承载着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与文化的转型。两个群体日常生活的差异使得其网络社交的对象、内容以及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种种差异不仅仅是人和技术互动的结果,更是以互联网为媒介,教育背景、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等鸿沟的再加强。在此之中,两个群体正在经历不同的生命时间。这也为理解他们微信社交差异产生的机制提供了一个解说的视角。
一、关于网络、数字鸿沟与生命时间的学理讨论
时间,是承载人类实践的必要前提。就社会而言,不同社会及其历史时期关于时间价值、节奏的默认,在相当程度上呈现了具体社会形态的个性与地方性。就个体而言,不同的生命阶段显示出各异的人生状态。同时,又需要将个体的时间感受镶嵌在社会时间的宏观维度上给予考察。这一切,使得看似可以克服时空障碍的互联网手段,被不可言喻地打上了不同的实践特征。数字鸿沟在网络行为主体不同生命时间中、线上与线下互动中得以获得重新认识。
(一)微信与网络:在现在与未来的关联模式中塑造时间感
互联网的蔓延,将传统时间与空间的搭配模式修改为吉登斯所描述的时空“脱域”。(吉登斯,2000:18)在互联网的覆盖中,人在东边,却可以摆脱缺场的局限,同步见证西边的状态,并对空间相隔的事项即刻产生影响。毋庸置疑,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穿梭时空的方式。在此之中,微信成为近年来使用率迅速上升的网络信息载体和工具。但微信和互联网一样,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其自身并不具有直接生产功能,亦即不像核能、飞机那样直接通过自身的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改变特定物质或能量生产、空间移动速度的时间轴。依据其获取和传播信息的功能,微信对时间的影响,更多是在抽象层面影响人们对“现在”的感知乃至自我认同,以及通过对信息的获取、践行,影响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可能性及方向性。
实际上,在时间范畴下,“过去”是清醒状态下得以参考的已发生事件的总和;“未来”是同一个人预期未发生事件的总和;“现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必经节点。而“现在”是“每一个清醒的人对生存状态的综合感觉,但感觉是延绵的、模糊的、不易描述的”(汪天文,2008:328-329)。尽管如此,每个人的“现在”都是踩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上的。现实的社会网络、现实的空间、物理构造等构成每个人具体的现在。也正因如此,微信深深卷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成为构成“现在”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人们如何感受正在经历的“现在”,及其与预期中未发生事件的关联性,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在微信及线下的实践。换句话讲,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塑造着现在与未来的关联模式,而微信承载着实践主体特定的时间感受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