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介批评角度看社交网络时代的“群体性孤独”
发布时间:2020-08-13 16:15:20 点击次数:210
摘要:社交媒体自出现以来,以即时、便捷、互动等特征迅速横扫全球,其构建的社交网络更是给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化,与此同时,给人们的内心世界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孤独;社交网络;群体性;媒介;群体性孤独
作者简介:
摘 要:社交媒体自出现以来,以即时、便捷、互动等特征迅速横扫全球,其构建的社交网络更是给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化,与此同时,给人们的内心世界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认为,社交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络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更加频繁紧密,但实际上却潜移默化地让人们越发孤独和焦虑。这种孤独不是个别行为,而是在网络环境的虚拟反馈下形成的群体性孤独。本文将从媒介批评角度,综合运用传播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对“群体性孤独”现象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该现象背后的成因。
关键词:群体性孤独;媒介批评;社交网络时代
一、社交网络时代
在传播学史上,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媒介技术或手段在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过深入地考察。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他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创造性地选用“实地考察”和“临床诊断”相结合的新思路,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研究,成为当下人与技术关系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她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说到:“我们为了连接而牺牲了对话。大家都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1]”她认为,我们依赖社交网络这种虚拟空间,一旦脱离虚拟,孤独感就随之而来。换言之,人们想要借助社交网络来摆脱内心的孤独感,结果却多多少少地陷入了一种“群体性孤独”当中。
二、社交网络时代与“群体性孤独”
1.“群体性孤独”概念
目前搜索各种文献资料还没有对“群体性孤独”概念的相关阐释,大多数文章提出这个词是由于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的著作《群体性孤独》,她在书中描述了当下让人匪夷所思的一种现象:人们为了保持亲密渴望能够“在一起”,但同时又渴望能够“在别处”,即同时进行多种任务处理。纵然可能已经身处于热闹的人群当中,人们还是乐于通过社交网络能够连线到其他的地方,同身处别地的人时刻保持联系。更有甚者,哪怕是在参加约会、和同事们共事的时候也会出现出这类让人尴尬的“人群中的沉默”的情况。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称之为“Alone together” [2]。
2.社交网络时代“群体性孤独”现象
《中国青年报》曾面向社会做过一个关于上网体验的民意调查,调查人数将近两万,涉及三十个省份。调查数据显示:有63.6%的人感觉花费过长时间上网让人“变得内向”;还有57.3%的人觉得整日依赖或沉迷于社交网络使人“更加孤独”[3]。因而可知,网络并非疗治孤独的良药,相反,如果人们在虚拟的社交网络花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容易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容易使人逃避现实生活转而沉溺社交网络,从而与身边亲朋好友产生情感的疏离、关系的冷淡,情况严重者,更有可能出现沉默寡言、情绪波动较大、现实社交关系逐渐淡漠等类似“孤独症”的心理迹象。例如淘宝网销售的“虚拟情人”服务,通过购买“聊天时长”,客户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一个“虚拟好友”,可以与客户畅所欲言,聆听客户倾诉,或者帮客户排忧解难。通过相关数据,某些网店的这种虚拟社交服务的月成交量成千累万。有客户这样评价:“很多时候,我其实并不在乎对方是谁,我只是想有一个情绪宣泄,感情寄托的对象来陪伴,排解孤独。”“虚拟情人”的出现与流行反映了当下现实社会存在很多孤单的个人,他们在现实社会感受到了压力、不信任,愿意抽离到虚拟空间,宁愿与陌生人或者虚拟的朋友而不愿与身边的人来倾诉。当今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这种内心世界无法排遣的孤独不是个别人才有的情况,体现的是当下一种群体性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