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市场 > 多元互动条件下的网络公民行动①

多元互动条件下的网络公民行动①

发布时间:2020-08-12 15:43:40 点击次数:234

网络行动是指通过网络和其它新型通讯技术开展的抗争性活动。在中国,网络行动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但以发生在网络电子空间的话语和象征性抗争为主。网络行动的议题,可分两大类。一类以争取承认和反对歧视为主,其核心是认同政治。另一类是对种种丧失公平和正义的剥削与压迫的抗争,其核心是物质怨恨。两类议题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是多种力量互动的结果,政治、文化、互联网经济、民间社会、跨国主义诸种因素,相互融合、碰撞、冲突,为网络行动提供了活动空间。网络行动是当代中国新型公民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行动;公民运动;多元互动

作者简介:

  【英文标题】Online Civil Movement within Multiple Interaction

  【作者简介】杨国斌,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及社会学系双聘副教授。

  【内容提要】网络行动是指通过网络和其它新型通讯技术开展的抗争性活动。在中国,网络行动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但以发生在网络电子空间的话语和象征性抗争为主。网络行动的议题,可分两大类。一类以争取承认和反对歧视为主,其核心是认同政治。另一类是对种种丧失公平和正义的剥削与压迫的抗争,其核心是物质怨恨。两类议题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是多种力量互动的结果,政治、文化、互联网经济、民间社会、跨国主义诸种因素,相互融合、碰撞、冲突,为网络行动提供了活动空间。网络行动是当代中国新型公民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Online activism refers to contentious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other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 online activism assumes a great variety of forms, but its main forms are discursive and symbolic struggles that happen in online digital spaces. It encompasses two broad issue types. One type concerns struggles for recognition and against discrimination. It is about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The other type consists of struggles against exploitation and repression which are usually rooted in material grievances. Both types of issues are rooted in structural conditions. They derive their forms and dynamics from a broad spectrum of converging and contending forces, from the state to political culture, internet economy, civil society, and transnationalism. The interactions, tensions, and conflicts among these forces generate spaces for online activism. Online activism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ew citizen activ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关 键 词】互联网 网络行动 公民运动 多元互动 internet/online activism/civil movement/multiple 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网络文化的所有特征中,我们对最重要的抗争性却知之最少。各种媒体报道和调查报告不断使人对中国网络形成两个错误的印象:控制与娱乐。这两个印象使人错以为,在政府的网络控制下,中国网民在网上除了娱乐,别无他为。因此,中国人民真正的抗争被忽略了,中国网络文化的激进性遭到了抹杀。然而,不仅网络娱乐不是无关政治,就连政治控制本身也是斗争的舞台。中国人生活中的所有其它方面的抗争,充斥于网络空间,并溢到现实生活。不了解与网络相关的民众抗争,我们是否还有可能理解中国的社会变迁?

  本研究分析的是与网络相关的抗争,我称之为网络行动(online activism)。我的主要观点是,网络行动的形式和动力,来源于多种互相融合又互相冲突的力量,除了政治力量,还有技术、文化、社会与经济力量。因此,网络行动必须被视为多种力量互动的结果,这一动态过程是多维的。因此,分析网络行动不仅可以阐明网络时代民众抗争的新形式、动态和结果,也将透视当代中国变迁的一般模式和动态过程。我将展示中国人民如何在网络空间中以及通过网络,创造出狂欢世界、社区和抗争,并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如何改变个人、社会与政治。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网络时代公民的力量。

  1994年,中国开通了全功能的网络连接。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2亿5千3百万。在十多年时间里,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拥有上网的机会。在工作和娱乐上,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由此催生了充满活力的中国网络文化。这一富有创造性的文化,充满了幽默、游戏与不恭敬,具有参与性和抗争性。在中国的网络空间中可以找到最反传统、最富想象力和最具颠覆性的思想。形形色色的权威遭到质疑和嘲讽。普通人通过网络广泛地参与政治行动,从而获得有关自我、社区和赋权(empowerment)的新认识。整个网络文化蓬勃发展起来。

  学界对中国网络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很多探讨,在网络控制、电子政府、网络民族主义和网络参与方面已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网络控制日益收紧,有些则研究了网络文学社区的形成,还有的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政治行动。然而在已有的研究中,这些不同方面的分析之间互不相连。对中国网络文化的力量、动因和内在矛盾,我们仍知之甚少。为什么民众抗争仍会产生?网民和公民社会群体如何应对和挑战网络控制?网络行动采取了哪些文化形式?人们如何建立网络社区?网络经济对这些方面有什么影响?网络行动作为一个社会变迁的力量体现在哪里?

  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脱离大的社会与历史进程做出孤立的回答。网络空间中的创造性、社区感、抗争、控制之间彼此联系。网络社区既是抗争的社会基础,又是抗争的结果。抗争挑战控制,同时也适应控制。民众抗争和寻求社区归属感是体现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过程。当然,中国网络文化不仅同网络相关,它还反映了更大的潮流。网络空间中的创造性、社区感、抗争和控制,在见之于当今生活的其它领域。网络之外的文化、社区与公民行动的发展,与互联网的革命形影相随。本书将展示信息时代中国公民如何在客观社会条件的限制下,拓展文化、社区和政治参与。中国公民的这些努力,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新公民行动。本研究要论述的,正是这一新公民行动与网络相融合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旨意是通过网络行动的视角,透视社会变迁。

  一、网络行动:认同与抗争

  网络行动是指通过网络和其它新型通讯技术开展的抗争性活动。网络行动或多或少基于网络之上。一方面,网络日益同传统的发生于特定地点的抗争相结合。例如,网络可以用来动员线下的抗争行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抗争主要发生在网络空间;它可能波及到线下,但行动的中心在网上。抗争有强弱之分。那些每天发生在网上的有关社会与政治的讨论和辩论,是较弱的抗争性活动。抗争性较强的活动包括网络运动、签名请愿、直接的口头抗议和诸如虚拟静坐与黑客攻击的直接行动。

  行动(activism)往往被用来指代具有抗争性的政治活动,但抗争并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行动可以采取文化与社会的形式,同时又不失激进②。在现代中国历史上,很多文化与社会活动同政治运动一样具有政治性。在七十年代晚期和八十年代早期兴起的“朦胧诗”运动,虽属文化运动,但却具有政治颠覆性;崔健的摇滚音乐亦然③。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行动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参与的是文化性的抗争,其目的是表达或反对某种价值、道德、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

  中国网络行动最吸引人的特征恰是它的模糊性。它有时采取抗争的形式,有时像异议,但异议的性质却不那么明确。用欧博文(Kevin O'Brien)和李连江(Lianjiang Li)的话说,网络行动具有“跨界”(boundary spanning)④性质,它跨在合法与非法的边界上。还有的时候,网络讨论本来没有政治性,但却被官方解释为政治性讨论。因此,根据最近社会运动研究对行动的最广泛的定义,我把网络行动定义为以网络为基础的,种种或倡导、或争辩、或抵抗变迁的集体行动。

  中国网络行动的议题,应有尽有。从维护消费者权利到性取向问题,从抗议对脆弱个体和弱势群体造成的伤害到提倡新的生活方式与身份认同。这些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争取承认和反对歧视的议题。该类议题涉及认同政治。另一类议题包括反对根源于严重物质怨恨的压迫与剥削。这两种类型的斗争,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反映了社会结构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认同危机和公平与正义的缺失。它们与李静君(Ching Kwan Lee)所区分的工人“反歧视抗争”(protest against discrimination)和“源于绝望的抗争”(protest of desperation)有相通之处⑤。只不过在李静君的研究中,反歧视的抗争主要根源于与工人报酬相关的物质性怨恨,而网络行动中争取承认的抗争却主要集中在非物质利益的问题。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分类。在现实中,大部分行动涉及相互重叠的物质与非物质利益的诉求。物质利益与非物质利益之间并没有纯粹的界限。

  对山西省黑砖窑奴役童工的曝光与抗议,是反压迫抗争的案例⑥。2007年5月19日,河南省电视台播发一则新闻,对山西省黑砖窑绑架男童做苦役以及父母寻找失踪孩子的痛苦历程做了报道。该节目在河南省内引起关注,电视台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进行了跟踪报道。山西省的报纸也报道了这则新闻。然而直到六月份,该事件才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并最终导致中央政府介入。该事件从地方新闻转变成全国性议题,与一封发在网上的匿名信有关。该信于6月6日发在河南省官方网站大河网上,到6月18日,已有30万点击。信贴出不久,被转载到极具影响力的天涯社区,因而受到更多关注,在同一个时间段点击达到58万。网上有很多回帖。网民对这一二十一世纪的奴役行为感到震惊,要求惩罚当地砖窑主和那些帮着隐瞒真相的警察和官员。很多人提出了具体行动方式,比如建QQ群保持信息畅通⑦;建应急公民组织,募捐帮助父母及被绑架的孩子;联系国际媒体及宗教组织对事件曝光;呼吁政府干预等等。在这些抗议和动员过程中,全国性报纸、电视台和网站开始大量报道,中央政府派员到山西调查。至7月初,民众抗争浪潮因主要嫌疑人被起诉而消退。

  以上仅仅是本研究要讲述的很多故事中的一个。这些故事发生在真实的人身上,是他们真实的经历。这些经历以各种形式依赖于网络和其他新信息技术,但又不囿于网络,而是常常延伸到网络之外。故事的主人公具有相当的多元性:尽管来自农村人口的积极参与者要少得多,但农村人口的网络参与亦不可忽视。截至2007年12月,网民中有5200多万的农村人口(占总数的7.2%)。近年农村网民数量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城市网民⑧,说明网络在农村获得了快速扩散。此外,农村的网络参与有时还会以其他的方式得到呈现,比如通过网上城市居民的介入,很多网民会参与有关农村社会问题的网络行动。读者或许还记得2005年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有关太石村80岁村妇冯珍的感人照片。在那张照片中,冯珍一手拿着扩音器,一手高举着拳头,向正在上访控告村委会主任的村民作演讲⑨。这些间接的呈现同令人震撼的电视形象一样,一旦在网络上得到传播,就会直接起到动员网络公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