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传播学研究的生态位问题
发布时间:2020-08-07 19:04:55 点击次数:614
信息和传播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的一种文化现象。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教学体系和科研机构是从40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在高校建制中数量庞大甚至可以在规模体量上高居全球榜首。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信息和传播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的一种文化现象。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教学体系和科研机构是从40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在高校建制中数量庞大甚至可以在规模体量上高居全球榜首。今天面临新兴媒体的科技创新和全球化发展,探索学科的发展路径,有必要对学科发展史的知识逻辑进行本土化思考。
传播学从何而来?是一种计划方案或理性演绎,还是一种经验积累的演化过程?从历史主义逻辑来看,更愿意把这假设为人类文明机制的生态位问题。德国学者恩斯特·海克尔在1866年创立的生态学,旨在研究环境以及生命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在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在的具体状态中,总是存在着生态环境的变量如时空状况以及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环境总是在一种信息的自变量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的因变量选择的互动逻辑中不断变化,从而产生动力性机制和功能性定位的运作方式。换言之,传播和媒介是近代以来建构民族国家的社会秩序甚至观念的技术手段和叙事结构。
如果说传播学是人文科学,中国和外国都享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比如古希腊的修辞学、中国儒家的人际伦理学等,都是对当时的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碰撞所引发的思想活动的记录之后形成的象征系统。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引入的传播学概念,直接源于西方近代的社会学传统以及随之衍生的社会心理学。在美国,从进步主义时期的芝加哥学派,到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公共宣传,再到冷战时期的发展传播学——传播学逐渐成为一门带有鲜明社会科学属性的学科,并囊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市场管理、信息管理和公共管理等管理学的思维逻辑占据上风。所以,后来有学者把美国式的研究称为“行政学派”。
传播学诞生的意义就在于,它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定位和定义,使得人们对社会秩序的建构或者社会的运作流程形成一种监测或建立一种信任,在行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的二元统一体当中,演化各种可以调节的观察模式和行为框架。伴随着这种学科的外溢,以及为经济全球化探路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的问世,传播学的全球推广与被推广不断产生文化交融和文化碰撞,这就不得不提示我们今天再反思传播学的历史发展逻辑究竟有哪些主导趋势。
美国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认为,所有人类社会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相互关联的,即“社会变革常常是与其他社会接触后的产物,采取的方式要么是模仿,要么是应对”。而在法国传播学者阿芒·马特拉看来,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阶段会产生相应的传播轮廓,传播学叙事包括科技的创新、文化的扩散、观念的推广以及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关系和外部的国际关系的秩序建构,其中还包括法权观念的建构和物流设施的建设。在层次上可以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思想,在范围上可以覆盖地方、国家、地区或国际,从而形成一种主导框架或主流叙事。他由此提出四条平行的传播学发展历史脉络,值得作为本土传播学发展的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