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弹幕中的自我呈现
发布时间:2020-08-12 15:43:39 点击次数:188
摘要:弹幕作为一种依托内容,以情感抒发和交往互动为目的的全新社交方式,深受用户喜爱。用户主要依靠弹幕语言展开互动,是网络时代符号互动研究的良好样本。
关键词:网络;互动;表演;前台;后台
作者简介:
摘要:弹幕作为一种依托内容,以情感抒发和交往互动为目的的全新社交方式,深受用户喜爱。用户主要依靠弹幕语言展开互动,是网络时代符号互动研究的良好样本。本文尝试以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解释网络弹幕中用户的自我呈现,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关键词:弹幕;拟剧理论;自我呈现
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从戏剧艺术的角度将整个社会机构看作舞台,将人们日常的社会互动看作是“表演”,认为个体为得到观众的认可,通过特定的常规程序和戏剧技巧控制观众对其印象的感知与形成,以达到成功表演的目的,对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自以B站为代表的弹幕视频网站出现,弹幕以其共时互动的传播模式和具有显著亚文化特性的形式和内容,改变着传统的传受关系和话语体系。目前弹幕被用于视频网站、电视、电影、直播、网页漫画中,成为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新型社交互动方式。梅洛维茨认为: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会营造出新的场景,新的传播场景的产生将会带来人们新行为的发生。“弹幕”的出现带来的新型自我呈现形式对于研究网络时代的信息互动具有重要作用。
一、表演区域的变化
戈夫曼将人们进行日常活动的区域分为呈现特定表演的“前台”和准备表演、获得放松的“后台”两部分,而在弹幕平台中,由于互动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变化,前台和后台这两个表演区域也具有了新的特点。
(一)弹幕表演的“前台”和“后台”
虚拟的网络平台中,用户主要用文字或图像等符号进行互动交流。因此我们可以将具有弹幕功能的平台看作表演的前台,如视频网站等。从舞台设置上看,这些平台所提供的文化资源及开设的弹幕功能为“表演”提供了现实基础。从个人前台看,人们在发布弹幕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弹幕的颜色、出现和滚动方式等来决定自己的弹幕样式。
用户在观看视频等内容的过程中,根据视频内容及他人发布的弹幕内容做出反映。在这一常规程序中,用户在利用弹幕进行表演前后,经历了“观看—反应—思考—借鉴或创新”的准备活动,需要不时进入前台获取信息,再到后台进行表演内容的修整,如构思发布内容、调整自己的言辞等,最后通过发布弹幕,成为“前台”的表演者。
(二)弹幕表演区域的新特点
前后台的自由切换。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互动是在固定的、有边界的前台进行的,为保持“表演”的完整性,人们必须在后台做好充足的准备才会步入“前台”开始表演,并根据现实情况进入后台对表演进行修正或获得放松。而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及弹幕形式的短小,用户不再受到“前台”的限制,可以迅速完成表演并回到后台,同时保持对整个前台的细致观察,为随时到来的表演做好准备,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自由地切换自己的位置。
前台和后台界线模糊。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用户的匿名性,“人们可以大胆表演,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把属于传统后区展示的部分移至前区,条件是人们把自己彻底交给媒介网络。”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更乐于抛开后台的“秘密”将表演移至前台。前台和后台的明确界线被打破。
前台的多变性和表演的自主性。弹幕注重人们即时感觉的呈现,多依托于连续呈动态的影视内容,随着内容的变化,用户所进行表演的前台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一场完整的弹幕表演中,又包含了众多根据前台变化而变化的表演。同时,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去身份化,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角色和表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