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今日热点 > 当代中国新闻教育困境之思考

当代中国新闻教育困境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1:04 点击次数:20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闻教育事业“超常规”发展,而师资、教材、教学设备与教学能力却与之严重不匹配,新闻人才供求与之不匹配。新闻教育陷入了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本文从新闻改革的规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探讨。笔者认为,厚基础,学与术要学有所依、术有所专,才是新闻教育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当代中国;新闻教育;新闻教育改革;困境;新闻教育;思考;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闻教育事业“超常规”发展,而师资、教材、教学设备与教学能力却与之严重不匹配,新闻人才供求与之不匹配。新闻教育陷入了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本文从新闻改革的规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探讨。笔者认为,厚基础,学与术要学有所依、术有所专,才是新闻教育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当代中国;新闻教育;新闻教育改革;困境

  教育的范畴。在剩下的不多的学分中,本专业的基本课程又占去了不少学分,最后所剩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学分、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新闻教育的跨专业选课成了难以实现的空话,通才教育成了空中楼阁。”[4]新闻实践的忽视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使得毕业生在面对市场考验时,“书卷气”大于实际操作本领,并缺乏人文积淀与发展的后劲。

  由于此前部分高校存在文学转办新闻学的历史沿革,文学类课程比重的偏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在新闻教育发展过程中,这个短板已经逐渐被消弭,而以另外一个短板呈现出来。“当今新闻采编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的一个表现恰恰是以越分越细的专业课程分类表现出来的。”新闻实务类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缺乏实践的时间与机会,靠开设新课、增加课时,于事无补反而浪费了时间、占用了学生精力却无预期效果,南辕北辙。

  第五,人才培养的高标准拷问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应该厚基础还是强能力?

  毋庸置疑,无论是媒体还是学生,都希望学校培养上手快的人才,有实践经验,拿来就用。而课时有限,实践课比重的加大,势必会影响到读书、钻研的时间,底蕴不足导致后劲不足,深层思维不够,缺乏独到思想,难以出新、出深。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获得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大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使得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媒体的“深加工”上,谁充当了有价值的“意见领袖”,谁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受众。

  这给新闻教育带来的困境是,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知识教学,孰为主,孰为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意识与互动关系的处理,怎样能更加有益于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中,教师上课还是投影上课,或是板书上课?

  第六,毕业生就业是追求经济为首选,还是追求新闻专业为首选?

  不少高校甚至是国内名牌高校反映,有些非常优秀的毕业生特别适合做新闻,但毕业后并没有去新闻媒体做新闻,而是去了待遇比较高的一些企业。老师教了四年新闻基本等于白教了,学生基本等于白学了,毕业后学非所用。

  第七,专业报考热,与专业就业冷?高校是趋利,还是对学生负责?

  受电影、电视一夜成名的影响,不少80后、90后孩子受影视媒介影响巨大,热衷于报考播音主持等热门专业,名牌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有深厚的专业实力,就业较好,但一些二本、三本院校也设置该专业并扩大招生,结果播音主持等热门专业急剧膨胀。一些省级电视台招收播音专业学生,设不成文门槛,只要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可以看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大多数只能另谋出路。

  以上几大困境的出现,有一些深层次原因。

  市场环境。我们都知道,优胜劣汰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面对一日千里的传媒行业,新闻人才的淘汰机制更加残酷。但是与之对应,新闻教育却没有行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高校反而把竞争力不强的痼疾转嫁到新闻人才身上,表面上看起来不错的“加工厂”生产不出“高品质”的新闻人才,学生在择校之初却不懂其中玄机,花费时间与金钱所学非所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新闻教育质量不高与人才水平不高的恶性循环。让新闻专业教育引入相应的淘汰机制,应该成为新闻教育发展的必需。

  政策环境。据1981年中宣部、教育部的调查:到2000年,新闻传媒事业需要补充11万专业人才,每年平均需要增加5000名毕业生。为了扭转供不应求的被动局面,1983年,教育部决定在大多数省市成立新闻学专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新闻院系培养了大批新闻人才,基本上满足了新闻媒体的需要。[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适度而行,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的统计显示,全国661个新闻学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约在13万人以上,每年平均毕业3.2万人,新闻媒体不可能接纳这么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凸显。

  高校的盲目扩张可谓人才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比如有些三类本科大学尚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和办学实力,片面扩大办学规模只会损害新闻教育的长远利益,把一批批毫无竞争力可言的毕业生送进了人才市场,市场的淘汰机制暂时没有作用于学校,倒是迅速嫁接给学生。从长远来看,市场退出机制迟早会波及学校,但是这个效应越早越好,早些作用才能早些减轻其对教育事业的伤害。

  如何有效调整教育政策的方向,控制办学规模和办学方向,指挥棒的作用不可小觑。  

  新闻教育与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总是紧密相关的,一方面,它受制于政策的指引,要培养能满足国家政治宣传、舆论监督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国家经济的发展直接作用于人才的分配与流动,媒体市场的繁荣关系到人才的归宿与发展问题。而大众的信息消费和生活审美观念,又在人文层面拷问着新闻教育,能否培养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富于新闻专业主义理想和人文主义价值关怀的“杂家”人才?

  基于上述对于新闻教育困境和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困境的破解之道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新闻教育的改革不能急功近利,要遵循时间规律和发展规律。先前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改革的速度不会太快,也不会立竿见影,要用适度的速度解决深层次问题,而不只是限于皮毛。之前越开越细的新闻实务类课程和通才教育依然缺失的现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反映到教学手段中,应该是注重老师的知识内涵与授课的感染力,而不只是幻灯片、投影仪设备。诚然,科技的发展使得教学手段日趋多元化、丰富化,但是科技手段仅仅是授课手段,不是根本,如果片面依赖幻灯片、投影仪等,势必会形成机械的记忆与死气沉沉的课堂,形成“看热闹不看门道”的尴尬,培养不出年轻有为、积极上进、有思想、有热情的学生。

  反映到教学模式上,应该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指导,灵活运用多种模式。知识教学不可或缺,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也尤为必需。案例教学法可以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进入传媒现实背景,培养学生的策划、运作、采编能力,其创设的教学氛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新闻传媒的前沿领域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其案例教学法一直为教育界所津津乐道,其培养的众多商界精英不能不说是从校园里就开始练就良好的思维惯性与应对商场的实战本领。对于与职业如此紧密挂钩的新闻学专业,怎样搞活课堂,成为其走出教育困境的第一步。很显然,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新闻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普通教学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新闻采编实践能力,吸纳业界优秀人士参与教学或者令“学院派”教师去业界进修,最终优化师资结构是新闻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

  反映到师生关系中,应该是师生互动、传授互动的良性循环。李希光教授对于好教师的定义是:“好教师应该是课堂上的教练,他们是教学研究者、课程开发者、教学改革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对于好学生的定义是:“学会认知,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学会做事,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合作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照本宣科的不是好老师,闷头读书的不是好学生,把两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不仅是教师改进教学的方向,也应该成为学校考评优秀教师的标准。

  人才培养要实行阶梯式,不能出产社会化大生产产品。在高校扩招引发新闻人才质量下降的同时,另一个困境也出现了,即各个层次的人才大同小异,难见分晓。上自研究生,下至专科生,由于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单调,众层次教学所培养的人才,无一例外的都是“信息加工式”、“耳目喉舌式”人才,缺乏独特的竞争力,大家比拼的大概只是学历的差异而已。

  若从深层次去追究原因,是高校开设新闻系的培养目标设定存在含混不清的窘境。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为例,新闻学研究生应当以培养其新闻业务为主,还是以培养其科研能力为主?大部分学校的培养方案是二者皆有,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放任自流”交由人才市场说了算。事实上,“采写编评”的新闻业务能力,本属于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若研究生阶段仍以此为主,不仅是人才资源的浪费,更会削弱自身的竞争力,加剧就业困难。

  因此对于社会需求量不大的专科生,应该逐步停止招生。转向以研究生培养为主,本科生培养为辅,本科生要把新闻业务本领练扎实。而对于研究生,应该实行分流化培养,一是研究型人才,二是业务型人才。在招生之初就应该明确不同的方向,有针对性地招收学生。研究型人才强调其专业背景和科研能力,而业务型人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宗旨,招收跨专业学生,培养“体育(政治、外语、经济等)+新闻”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复合型人的培养才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教学内容应当以专业基础为本,以教学特色为体。高校新闻教育中教学特色的打造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各个高校应当在发挥长处、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培养有独特竞争力的人才。比如分别以外语、体育、社科等学科为特色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培养有一定学科背景的新闻人才,通过双学位制、主修辅修制等,引导学生学习一技之长。市场终究会以“无特色退出机制”来检验新闻人才。

  但是根深方能叶茂。孰为根,孰为叶?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想最终造就高素质人才,必须大力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就是要加强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与政、经、法等社会学科的教育。[4]在本科课程的第一学年(前两个学年),研究生课程的第一学期(第一学年),应该把通识教育作为重点,厚基础才能后劲足。对于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业务课程,则可在案例教学和实习环节中学习透彻。事实证明,重术轻学与重学轻术都是不足取的,学有所依,术有所专才是新闻教育发展的未来。

  在强化基础、打造特色的基础上,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学科领域前沿的新成果,用业界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学理论,唯有如此才能与市场接轨,使新闻人才“适销对路”。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中国新闻教育论文集[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何梓华.控制办学规模 提高教学质量[A].何梓华.迈入21世纪的中国新闻教育[C].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1-2.

  [3]詹碧澄.当代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4]董天策.试谈我国新闻教育的缺失[A].何梓华.迈入21世纪的中国新闻教育[C].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23

  (王灿发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英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