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修缮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1:03 点击次数:188
“新闻专业主义”最早由西方新闻界提出,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报道事实、挖掘真相,将事实原生态呈现给读者。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数据分析;修缮;大学出版社;数据本身
作者简介:
“新闻专业主义”最早由西方新闻界提出,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报道事实、挖掘真相,将事实原生态呈现给读者。大公报张季鸾于1926年提出的“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也标志着新闻专业主义开始进入中国本土并悄然滋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闻专业主义从诞生之初就一直遭到各种批评和诟病,却从未消遁于新闻界,甚至逐渐成为评判、诠释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占据着新闻事业的主导地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界业界普遍认为新闻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相关论述层出不穷。然而,新闻的第一生命线——客观真实,在大数据时代却鲜被论及。笔者以为,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的永续性命题之一,在面临大数据时代这样一场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大变革时,理应有所触动和回响。基于此,分析大数据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嬗变之路,阐述新闻专业主义趋利避害之法,考量新闻专业主义内涵外延丰富之道,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消解:大数据时代新闻因何难专业
与新闻专业主义所受到的挑战相同,大数据产生伊始外界也并非全然热捧,如影随形的还有诸多冷嘲,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践行并非一帆风顺。
(一)为公众服务还是夺公众权利?
毋庸讳言,大数据时代,公众受益于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权利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依托大数据技术,受众可以充分享用平台化、定制化、可视化等新成果,信息获取方便快捷,新闻资讯阅读高效,用户体验前所未有。然而,当公众在享有以上原始权利的同时,另一项权利——隐私权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次丧失。直言之,公众是在用个人数据换取增值服务,互联网之所以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关键在于对用户个人数据的充分挖掘。比如使用微博、微信,交换出去的是自己的社交关系;使用淘宝,交换出去的是自己的消费习惯;使用搜索引擎,交换出去的是自己的生活情趣,甚至我们在接触任何信息的时候都会产生可能被利用的数据。这些分散的数据乍看价值不大,但如果对它们进行深入整合挖掘,公众的个人信息将被服务方一览无余。
伴随隐私安全的消解,公众的自由选择权利遭受吞噬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加大。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受众行为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①这一理论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媒介进行改革以适应受众需求所不可不察的因素。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分布于多种平台,受众表面上拥有了更多选择信息的自主性,但囿于信息推送精准化程度更高的现实,受众又抛弃了既往主动寻找信息的“勤劳”,常常无意识放弃了选择信息的权利。公共议题设置者也利用精准工具来组织公众,同时却也让许多民众放弃理性思考和寻求更多观点的可能。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