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1:02 点击次数:266
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载着思想传播、文明传承、资政育人的功能,在当今世界话语体系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充分认识中国学术的对外话语权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将构建中国学术国际传播平台置于首要和先行的位置;应鼓励、支持专业学术出版机构主动作为;要构建可与世界进行学术规范融通、对接的中华学术规范体系,着力提升本土学术出版物规范标准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应推动建立学术研究、学术出版“旋转门”机制,吸引优秀的学术人才在“学术研究”“学术出版”两个领域转化身份,从而实现学术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学术出版;国际话语体系;学术研究;“学术旋转门”
作者简介:
摘要: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载着思想传播、文明传承、资政育人的功能,在当今世界话语体系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充分认识中国学术的对外话语权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将构建中国学术国际传播平台置于首要和先行的位置;应鼓励、支持专业学术出版机构主动作为;要构建可与世界进行学术规范融通、对接的中华学术规范体系,着力提升本土学术出版物规范标准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应推动建立学术研究、学术出版“旋转门”机制,吸引优秀的学术人才在“学术研究”“学术出版”两个领域转化身份,从而实现学术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学术出版 国际话语体系 学术研究 “学术旋转门”
问题的提出: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就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十几年来,中央倡导并实施中国经济文化“走出去”战略,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海外收购或创办了为数不少的企业,设立了数百所孔子学院或其他类型的中外文化交流机构,新闻出版类的传播机构也纷纷在国外落地(仅以出版业为例,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纽约、中国出版集团在伦敦、中国青年出版社在伦敦,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在本土举办的国际经贸文化活动虽没有经过具体的量化数据的统计分析,但从经验可以作出判断,其数量一定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无论从宏观文化实力还是从微观文化产业层面看,目前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态势良好,对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状态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地位严重不匹配,尤其体现在国际主流话语体系中中国话语的严重缺失上。比如:
——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消费国,但无论是石油还是铁矿石,抑或是玉米、大豆等,我们均无定价权,也不拥有世界公认的期货价格指数。
——涉及全球性问题的讨论,甚至几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因素、中国元素,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但很遗憾的是,中国本土学者的声音极为缺乏,谈中国问题时,外国学者的声音占了大部分,尽管最近几年这一状况已有很大改观,但尚未形成大国本土学者的气势。
——中国每年出版的4万多种中文学术书,真正能被主要发达国家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不到2万种,能翻译成英文进入西方主要流通领域的不到2000种。
针对以上现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把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定位在国家战略的重要高度,而且做出了具体的制度安排。中国的学术出版企业在国际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应当而且有可能发挥主体性作用。
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核心
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国际话语的影响力既能展示国家形象,又能围绕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表达立场与观点。正如每种文明都拥有一种饱含自身独特魅力而又发散影响外域的话语体系一样,发展中的中国,也需要构建一个新的、能够展示国家形象、实力和发展道路的话语体系。
人类话语体系大体由日常生活话语、专业话语和官方话语三部分组成。学术话语属于专业话语,是人类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它引导着一定时空的话语流行和走向。
每一种学术话语(或者通常讲的学术概念)的传播实际上有一个转换链条。一种学术话语或学术概念通常首先在本学科学术共同体中用于讨论、交流,而后会外溢至相邻、相关学科,学术活动积淀的成果必然要通过学术期刊、学术图书公开发表,随即其他纸媒和网络媒体等对其加以转换传播,学术话语便衍生为大众话语,最终其由官方吸纳形成官方话语。
以“社会转型”的概念为例。这一概念源自经济转型,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最先在研究东欧经济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被一些中国经济学家吸纳采用。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先后多次到中国来访问、讲学,“经济转型”概念开始在中国经济学界流行。之后,中国社会学界借由这个概念在80年代中后期的学术圈里讨论“社会转型”的概念,包括陆学艺、李培林、苏国勋、孙立平等社会学学者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论著、讲演中开始频繁使用“社会转型”一词。这时,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公开发表并使用这一概念。逐渐地,其他学科,包括政治学、法学等相关相邻学科也开始使用,其间,大众媒体介入,并开始广泛使用。最后,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这一概念正式进入我们党的文件,成为一个官方语言。从上面的传播路径可以看出,学术话语体系在整个话语体系的生产、传播链条中具备着独特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