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今日热点 > 解读我国产业政策改革中的传统报业升级改革 ——以新锐都市类晚报《新闻晚报》停刊为例

解读我国产业政策改革中的传统报业升级改革 ——以新锐都市类晚报《新闻晚报》停刊为例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1:00 点击次数:162

摘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走入困局,在我国共时性发展的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市场竞争走出困局,走向蓝海?

关键词:传统报业;新闻晚报;改革;产业政策;传统媒体

作者简介:

  摘 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走入困局,在我国共时性发展的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市场竞争走出困局,走向蓝海?本文以《新闻晚报》的停刊为切入点来阐述目前我国传统媒体的困惑和状态,解读并运用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含义本质以及媒介发展的实时经济导向,使用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及微观经济理论原理,讨论如何能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环境下重塑自我,走出新媒体带来的强效竞争,从而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共时性;广告代理;控股机制;数字传输;互动传播

  “时代的脚步并不为过去的峥嵘而停留,在网络、移动终端推动的媒体变革大势下,传统媒体越来越快地进入到重组与整合。上海报业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不改革、无前途,不调整、无发展。既然要改革,必需先行者。今天我们的转型,也许正是一个时代的注脚,也是一个城市和一代人转身群像中的一个剪影。[1]”被誉为“上海人的新闻主干道”,追求厚重的新闻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的《新闻晚报》在15年的办报之路的征途中走到了历史尽头,也成为了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第一批停刊的报纸之一,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自2008年以来世界知名报业纷纷倒闭,也预示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似乎要走向末路,中国报业是否也要顺应世界潮流纷纷改换门庭?《新闻晚报》停刊的原因和产生的后继效应以及对在新媒体冲击下的我国传统报业又有什么启示成为业界持续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将以此为契机来深入探讨我国报业升级发展中的必由之路。

  一、《新闻晚报》的创刊至停刊始末

  《新闻晚报》虽然创刊不到15年,但是它的出身却是极有历史的,清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的十里洋场创办的《新闻报》跨越三个世纪记述着清末、民国和新中国的荣辱兴衰,凭借“无党无偏,经济独立”的办报宗旨在复杂的历史格局和上海滩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经久不衰,最终成为近现代中国报纸产业格局形成的代表之一,成为可以和《申报》相提并论的民间资本报纸产业,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新闻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报纸停刊。改革开放后,报纸在上海复刊,《新闻报》由《解放日报》主管,到了1999年,这是一个特殊时期,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改革的行政和执行权力最大化以及改革模式尚未探索成型的时期,《新闻报》被一分为三,也就是一日三刊,早中晚分别是《新闻晨报》《新闻午报》《新闻晚报》,这实际上是借鉴了美国有线新闻网特德.特纳的全天候24小时滚动播送新闻的传播方式,真正做到了全覆盖的市场经营模式。2004年10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明确《新闻晚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通过改制和改版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立了上海新闻晚报经营有限公司,确立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统一经营《新闻晚报》的发行、广告、品牌维护和拓展以及各类创收、投资活动。2008年10月,为进一步拓展《新闻晚报》品牌,公司进行了重组,并更名为上海新闻晚报传媒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24日,《新闻晚报》进行了全新的版式改版,以新版式、新语境、新角度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2010年1月25日再次全新改扩版,提出了全新的口号——“主流力量、进步中国”,倡导主流、成就主流,打造新闻媒体的主流力量,以新的定位、新的起点、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新闻晚报》将整合采编、发行、广告合力铸就上海报业品质新时代。2011年《新闻晚报》的发行量为70万份。以新锐蓬勃之势,彰显出主流大报风范。2013年10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组建上海报业集团,《新闻晚报》将于2014年1月1日正式休刊,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