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市场 > 消失的陌生人:《新民晚报》与上海日常生活空间中的社会交往(1949~1966)

消失的陌生人:《新民晚报》与上海日常生活空间中的社会交往(1949~1966)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1:00 点击次数:258

一、陌生人、城市、上海——另一种城市交往方式陌生人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领域。在本文中,匿名性、异质性、流动性是陌生人的主要表征,不确定性是陌生人社会的主要特征,与陌生人的交往构成城市公共领域的基本内涵,与陌生人相处的心理过程构成独特的都市体验和都市主体,只有在相互成为陌生人时才能持续与完整。因此,本研究运用这一视角来阐释、探究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革“前十七年,新政权对上海城市、上海人思想改造的种种举措是如何渗透进上海人的日常生活空间,改变着城市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客观上使得城市陌生人的存在条件渐渐消失的?四)上海陌生人的过去与未来如果将上海看做文本,《新民晚报》无疑提供了揭示“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与民国上海、1992年后上海之间内在联系的密码。

关键词:新民晚报;陌生人;上海;生活;公园;晚报;交往;里弄;桑内特;讨论;齐美尔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上海解放后,伴随着新政权对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巨变。在作为社会距离的“陌生人”视角下,透过《新民晚报》对“文革”前十七年上海社会风气转换的细枝末节和关键性的细节,可以观察到上海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中的同质化规训以及陌生人的消失。具体而言,在这17年中,上海日常生活空间中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有自上而下的权力规训(街道、里弄、工人新村),而且有市民的自我规训(公园、书场、家庭)。通过聚焦不同空间中交往方式和主体建构的变迁,来讨论实体空间与空间氛围的变与不变,政治规训与自我规训的此消彼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陌生人 社会交往 《新民晚报》 日常生活空间 “文革”前十七年

  作者简介:  

  董倩,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城市是陌生人较为可能相遇的地方。①如果说乡村是熟人社会,那么城市便是陌生人社会。据桑内特(Richard Sennett)考证,“大都会”这个词是在18世纪的欧洲出现的。它意味着一个差异很大的陌生人交往的公共空间。②1949年前的上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由陌生人组成的城市,其生活风格极其多元;上海解放后,伴随着新政权对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海城市的生活条件改变,生活目标单一化,日常生活空间中的陌生人逐渐消失,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巨变。本研究试图运用社会学中的“陌生人”视角来研究微观层面人们日常生活空间中社会交往的变化。

  一、陌生人、城市、上海——另一种城市交往方式

  陌生人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领域。从齐美尔发轫,经历了从陌生人到陌生人社会的研究转向。前者主要围绕陌生人的分类与整合,讨论陌生人-本地人情境,在边缘人和新来者两大传统中完成了整合。后者从讨论陌生人-陌生人情境下的互动策略起步,研究在陌生人的情境下如何对待陌生人的问题。③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齐美尔、桑内特和鲍曼关于城市陌生人和陌生人社会的论述,界定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