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转型:奔着“脱胎换骨”而去的折腾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报业运营实践及现象观察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1:00 点击次数:202
陈力丹所著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主要内容包括: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新闻传播学与当前政治、2013年新闻界事件分析、新闻理论研究、传播理论研究、新媒体研究、新闻法治与道德研究、新闻业务研究、新闻传播学教育与科研。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舆情;传播学;纸媒;报社
作者简介:
网络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主讲人高晓松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互联网时代:“不管过去还是今天,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体,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你得变。你得变化才能跟得上趋势,一成不变在哪个时代都会落后,会被边缘化,终将被淘汰。”
同样在近期,纽约时报宣布与加州创业公司合作出售餐食配料,食谱取自该报美食专栏。只要受众在该报印刷版或网络版选择餐料并订购相应食谱,就能在24—48小时内收到送上门的美食。这种“报网联动+外卖送餐”的做法被美国民众称为“媒体业的先锋尝试”。
上述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触动了众多新闻人尤其是纸媒工作者。于我这传统媒体管理者而言,前一件指出了报纸改良的必要性,不动即“困”,不变即“死”;后一件则通过报纸试水多元化经营的最新实例,彰显了传统媒体转型不拘一格、敢想敢干的实践价值。
一个转型缩影:
市场化报纸的“减负”与“加持”
在广告营收迅速下跌的这几年,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被唱衰已不算新鲜事。今年5月中旬发布的《中国媒体市场概览(2015全年回顾)》显示,报纸广告下降30%,杂志下降19%,毫无疑问,这表明纸媒尤其是都市报仍处于困顿期,各种挣扎,亟待突围。
面对新媒体乃至自媒体对市场空间的抢夺,一些报纸从业人员茫然无措、驻足不前,而更多的报纸管理者及运营团队则顺应移动互联网大潮,化竞争压力为改革动力,积极探索新路,主动谋求转型。
一年前“长江新闻”(后改名“九派新闻”)主要创始者杨耕身与笔者聊及报人的坚守理由,他很认同笔者所说的“报纸还有折腾空间”。与南方报业不同,黔中早报是内地中小型市场化报纸的“典型样本”,其发展现状无疑是众多报媒在互联网生态中的一个缩影。纵观这几年的管理实践,笔者对市场化报纸“折腾”的诠释是“减负”集纳优势,“加持”赢取良机。
首先,以《琅琊榜》梅长苏“削骨易容”的勇气,给报纸“痼疾”动手术,甩包袱、去累赘,扬长避短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