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业按需出版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59 点击次数:260
小众图书由于数量的问题,导致其难以按传统流程出版,而按需出版的新方式为小众图书带来了希望。
关键词:出版;出版业;可行性分析;书号;印刷
作者简介:
[摘要]小众图书由于数量的问题,导致其难以按传统流程出版,而按需出版的新方式为小众图书带来了希望。本文从按需出版的特点出发,对比国内外情况,对影响我国按需出版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我国小众图书能否以按需出版的方法实现出版业的长尾战略。
[关键词]“80/20法则” “长尾理论” 小众图书 按需出版
现今出版市场的产品大致可分为畅销书和非畅销书,从经济效果来看,畅销书有着比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在所有面市的书品种中所占比重一般在20%左右,其产生的利润所占比重却达到了80%左右,这完全符合“80/20法则”。因此,畅销书成为出版业内竞相追逐的对象,各大出版机构都迫切希望发现下一本畅销书,却又不知道如何去发现,他们只能用尽一切力量,尽可能多地出书,“遍地撒网,重点捞鱼”,但愿其中有一本能够畅销。 “长尾理论”的出现,为那些相对于畅销书而言的小众图书或者冷门图书的营销提供了依据,也为只依靠一两本畅销书维持生计的出版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小众图书市场同样可以获得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按需出版应运而生。我国按需出版只比美国晚一年多,但如今美国的按需出版已是如火如荼,而我国的按需出版却是始终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大部分是打着按需出版的旗号,实则按需印刷,那么中国的现有国情是否适合按需出版?
按需出版与按需印刷
所谓按需出版,英文简称POD,即“Publishing on Demand”,起源于一次教材急印活动。1997年闪电印刷公司(LightingPrint)使用数码印刷技术和设备为一所学校提供了印制50本脱销教材的服务,这被认为是按需出版的标志性事件。此事件定义了按需出版是按照客户需求,直接将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它能够满足个性印刷、减少浪费及成书一步到位的要求,实现零库存、即时出书和个性化定制,做到了“即需即印”。它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数量限制,即使是在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施,相对于传统模式的优势在于:(1)减轻库存压力,减少浪费。(2)节约了生产和销售成本,增加了利润。(3)为小众图书提供了新的希望,延长了图书的生存周期。根据这些优点,按需出版适用于四类图书:新书、样板书;断版、短版书;小众图书;个性化图书。对于这四类图书而言,按需出版是希望,对于出版业而言,它承担了“长尾战略”的分工,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根据按需出版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按需出版是依靠按需印刷得以实现,其基础是利用数码印刷相比于传统印刷无需制版、直接印刷成书的特点做到即需即印。按需印刷,英文全称“Printing on Demand”,其简称也恰好是POD。两个“POD”,即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的区别何在?
在国外,图书出版的政策与我国不同,其图书出版由于实行登记制因此没有书号限制,图书发行商可以自行出书,具有独立的出版权,同时图书发行商又利用自身的渠道、资金和销售优势在按需出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互为支撑,从而保证了按需出版既有生存的空间也有生存的土壤。因此,在国外,按需出版即为按需印刷,二者并无明显差异。
而国内现在图书的按需出版业务却大相径庭, 2005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对知识产权出版社停止了书号供应,这是我国唯一的一家开展图书按需出版业务的出版社。书号的缺乏,使我国的按需出版几乎消失在出版社的日程上。